一位製造業的二代經營者,爲利潤連年下降而深感不安。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在他看來,企業的經營狀況,需要每個部門員工共同負起責來,所以他寄希望於企業文化、風氣的塑造,想以此“掌握人心”。

但,無論在晨會、週會、各種會上怎樣宣講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員工們都不爲所動。因此,他懷着滿心的困惑,寫信給稻盛和夫以求指點。

然而,平時特別提倡“經營哲學”的稻盛和夫,在回應中卻嚴厲地批評了他....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的確,經營成果與各部門有很大的關係,但如果效益不好,就認爲“這些部門的員工應該負很大的責任”,這就很有問題了。

假如想得到好成果,是無法將責任丟給員工的,唯一的方法是你自己親臨現場去掌握一切狀況。因爲對經營者而言,“利潤就在工作現場”這句話纔是真理。因爲行業的原因,你利潤率本來就很低,那麼應該更嚴謹地管理公司的收益,努力降低成本,不斷提高產能。

照理說,此時的經營者應該在一線指揮,做到比誰都瞭解現場作業纔行。必須自己身體力行,親自去挖掘比誰都便宜的原材料,用比誰都低的成本去調度原材料,哪怕自己開着卡車去拉貨。

結果你卻躲在辦公室內糾結理念,我認爲這纔是你的問題所在!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經營理念、企業文化這種東西,是每天在工作現場嚴格要求員工去執行,然後才形成的概念。

如果經營者根本不瞭解現場,只是要員工先執行理念或培養企業風氣,那是沒有意義的做法。我相信你的員工心中一定嘀咕着,“老闆是個完全不瞭解工作現場的呆瓜,盡說些不知從哪兒聽來的‘高級理論’。”

也許你會說,你忙碌於應酬、開會這些“大事”,但這些和生產現場根本扯不上關係呀!

作爲企業的繼承者,也許父輩教給了你宏觀的“帝王學”(帝王學起源於古代君主治國理政、駕馭政權的經驗,包含了權謀學、運籌學、管理學、閱人術、用人術、縱橫術等等諸多內容),而忽略微觀的的“工作現場學”。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事實上,初代經營者,也就是企業創立者,因爲自己辛苦經營公司,所以從現場各個角落到公司整體事務,他都瞭若指掌。因此繼承者也應該像他一樣,經常進出工作現場,瞭解現場的狀況纔行。

假如你對現場不夠了解,那麼你學到的帝王學就沒有實現的根基。就算現在纔開始也不晚,請到現場去了解他們,就你親眼所見,去培養自己的危機意識,重新構建你的公司。

順便一提,我平日常強調的“經營裏面需要具有哲學”這句話。乍聽之下好像與我前面的說法互相矛盾,其實我只想解釋經營理念和企業風氣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剛纔已經說過,身爲經營者,一定要比任何人都瞭解現場。接着我要強調的是,身爲經營者,應該工作比任何人都多,比任何人都嚴格要求自己纔行。因爲公司內只有經營者可以爲公司注入生命力。如果用同樣嚴格的尺度來要求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一定不會好。

對我而言,一開始的理念非常簡單,如我所說的“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如此即可。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接下來,面對還不服氣的員工,我就可以說出類似“爲了每位員工的幸福,我比任何人付出更大的努力,然而你卻置身事外,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到了極限,我無法容忍你了”這樣的話了。

我的回答可能太嚴厲。但是我希望你能讓員工說出:“不知怎麼搞的,我們的呆瓜老闆每天都來現場看東看西,也開始就工作現場提出了具體的指示。我有點招架不住了呢。”

稻盛和夫:好的領導者,一定要接地氣!

發展出現瓶頸、管理難以突破,怎麼辦?花幾萬甚至幾十萬參加EMBA,不如參加我們的高管訓練營。將各商學院EMBA課程內容進行提煉,整合成100節精品音頻。內容包括360度溝通、領導力開發、員工激勵、人才培育、高效授權、品牌塑造、營銷創意、業績倍增.......實戰課程,管理經典!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