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近來越來越不像Google了!

近一年來,受“大選門”“劍橋門”影響,全球網民對於互聯網廣告媒介平臺開始報以懷疑態度。Google作爲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廣告服務企業,又用Google搜索、Android系統掌握着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子不好過。

當然,日子最不好過的要數Facebook。泄露用戶數據、用大數據干擾選舉的“劍橋門”就發生在Facebook,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接受輪番拷問10小時的是Facebook CEO扎克伯格。

最新,Facebook因爲涉及泄露5000萬用戶隱私數據,又成了活靶子。小扎一路保持微笑,張口閉口道歉,但還是毫不避嫌的推出了一款攜帶攝像頭的大屏智能音箱產品Portal,另一邊還內涵的用“約炮神器”的標籤進行宣傳。

於是毫不意外,全球各地噼裏啪啦的批評對準小扎炸開了鍋。可扎克伯格依舊我行我素,隔幾天又向外界透露,將推出整合電視機頂盒攝像頭的智能音箱新品。順利收穫了一大批嘲笑。

沒有攝像頭的Google Home Hub

而“看清形勢”的Google,近一年靜默的不像互聯網公司。面對隱私問題極力弱化避而不談,辛辛苦苦研發的大屏智能音箱,也因爲市場風傳的隱私問題,硬生生摳掉了攝像頭,留下了一個顯眼的“疤痕”。

最近,Google試探着對外表示,將面向中國市場推出符合相關法律的定製版產品服務。對於國內用戶來說,Google重返中國的消息坐實了。但對於國外用戶來說,Google長期以來堅持的價值觀去哪了?引發了巨大爭議。

不過這一消息發佈之後,Google印度裔CEO皮蔡就開始三緘其口,不再做任何回應。

當然,猶太人與印度人的政治正確不一樣。小扎是猶太人,可以不顧一切眼光,堅持我行我素。皮蔡是印度裔,亞裔深沉內斂順從的文化內涵,也可以經過皮蔡的手融入Google的價值觀裏。

Google不再是曾經意氣風發的領導者,那種深厚的工程師文化中散發出的改變世界的銳氣,在今天難以再有完整的形象。

在社交、智能家居、機器人等領域的接連失利,也讓Google進入蝶變期。

施密特、布林、佩奇操盤的時代,Google內部的管理問題頻出,辦公室三角戀、內鬥引起業界譁然。Android創始人安迪·魯賓的出走,也讓Google的前沿戰略業務管理出現危機。

2015年8月,更令人驚訝事情發生,Google進行重組,竟然主動將自家業務進行強勢拆分。而這種情況一直是其他一流高科技公司極力避免的!

微軟、Intel都經歷過千辛萬苦,熬過了世紀反壟斷大案,從歐美司法機構口中全身而退,避免了強制拆分。到了Google這裏,竟然主動將核心業務進行拆分。

當然,這一舉動也避免了歐美司法機構的強勢調查,爲Android、Chrome業務生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證,在阻止Android碎片化問題上做出了成績。

聯想到今天歐洲市場嚴苛的GDPR政策,Google提前重組貓起來,確實降低了風險。而且Google自發的拆分也並不徹底,Google搜索、Android、Chrome等優勢核心業務還在一起,並沒把拆分。

所以,Google搜索和Android系統事實上的壟斷捆綁行爲,還是難以避免世界各地監管部門的追擊,特別是歐盟。今年7月,Google就收到了來自歐盟委員會43.4億歐元(約50億美金)的罰單。

爲了止損,Google在進行上訴的同時,竟然打算讓Android收費。目前Google已經確定將在10月29日開始,針對歐盟地區Android手機收取Google服務許可費,按照手機分辨率PPI劃定收費標準,最低2.5美元最高40美元。

這與Android剛推出時開源免費的承諾相違背!

當然,解釋權在Google手裏。

Google表示,Android許可費只在歐洲市場推行;Android系統自身並不收費,只有軟件服務收費;如果手機廠商同意Google的軟件服務協議,預裝並突出顯示Google全家桶服務,則可以免除收費。

甚至,不同於這兩年爲了管理碎片化收緊Android系統權限的政策,Google還允許深度定製版Android系統的發展。

算下來,手機廠商要麼選擇使用免費的開源Android,要麼使用搭載Google全家桶的Android。其他定製過的Android,要想使用集合Google新技術的Google Play,只能付費。

而看起來態度這麼好,其實Google只是給了手機廠商,在低端手機上優先預裝其他廠商服務的權限。而中高端手機上20~40美金的鉅額許可費,讓其他公司沒有了抗爭的能力。同時,低端手機根本預裝不了多少應用,沒有太多操作空間。

實質上,Google還是牢牢操控着Android。

但Android收費的口子一旦打開,就預示着新的時代開始。Google與歐盟等各地執法部門的博弈,將讓這個口子越拉越大。

Google雖然嘴硬表示Android本身不收費,但Google基礎服務在歐美市場壓倒性的優勢,使得實際運作中,服務收費基本等同於Android收費。

大家別忘了,Google還準備了全新的FuchsiaOS,預備一次性替代現有的Android、ChromeOS,甚至還能應用於物聯網、VR、AR設備領域。這也是微軟對於未來操作系統形態的預判,掌握底層內核的Windows也在朝着onecore方向發展。

現在Android收費的另一個目的,也是奔着給FuchsiaOS讓路。

這一邏輯不難理解。Google先用Android收費試水,獲得手機廠商及微軟AmazonFacebook等對手的反饋,偵測出用戶倒向競爭對手的轉化率數據。

如此一來Google就有了完全的主動性,可以直接用免費不強制捆綁Google服務的方式在手機廠商中推廣FuchsiaOS。但此時FuchsiaOS不強制捆綁Google服務其實是一個僞命題,畢竟一個新的操作系統平臺,還缺乏第三方開發的軟件服務。用戶也只有使用Google服務一個選擇。

新的Fuchsia logo

爲了進一步推廣新系統,Google甚至可以利用自家服務的強勢地位,引導用戶將現有Android手機系統直接免費OTA升級爲FuchsiaOS。

而微軟AmazonFacebook們爲了搶佔市場,不得不調轉方面圍繞FuchsiaOS,適配自家的軟件服務。

今天的Google,已經不再是過去懟天懟地,爲了自己心目中那個人類未來希望作出一切投入的偉大形象了。

這樣一盤商業大戲,Google確實手段過人。但這麼多年來,Google倡導的開源免費的社區氛圍,也跟着一去不復返了。

那個在互聯網市場上,用不作惡的價值觀,處處顯示着強勢話語權的Google,或許自此都一去不回來了。

只是皮蔡主事下的Google,能不能把亞洲文化融合進Google價值觀裏還不明確,單皮蔡處處致敬硅谷印度裔前輩納德拉的做法,實在是讓一衆穀粉爲Google捏一把汗。

納德拉是近兩年新上任的微軟CEO,爲微軟拿出了云爲先——Ai爲先的戰略規劃。皮蔡毫無保留的借鑑過去,甚至就連微軟在計算平臺上採取的onecore理念,Android、Chrome也學了個遍。

皮蔡領導下的Google,既是領導者,又是跟隨者。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重新拿出開拓者的姿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