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南昌人可以坐高铁去泰国啦!往返票价便宜哭了...

江西18岁少女已经嫁人4次,母亲居然还很开心……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10月18日晚上6点48分

南昌消防支队接到报警

南昌市青山湖区民丰路旁

一名小朋友在玩耍时

手被卡在小区的健身器材里

无法抽出

接到报警后

消防官兵们迅速赶往现场

消防队员们到达现场后发现

原来是小女孩玩耍时

看到健身器材上的小洞就拿手去戳

没想到把手卡住了

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家里人心急如焚,赶紧报了警

消防队员到场后

首先考虑使用液压扩张器

但是又考虑到孩子太小

怕对她造成伤害

只得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后来消防队员仔细观察

发现小女孩的手指没有被完全卡住

还有一点缝隙

于是很小心地一点点将女童手指拔出

过了几分钟

小女孩成功获救

此时120急救车到达现场

由小女孩的外公外婆及母亲带女童前往医院

随后小女孩母亲称

孩子的手指经检查并无大碍

并由衷感谢消防人员的及时救助

提醒

秋千、漫步机、扭腰器、跷跷板

……

这样的健身器材很多小区都有

孩子们也经常在上面玩耍

但是健身器材绝非玩具!!!

惨剧屡屡发生……

家长们都长点心吧!

郑州一名8岁男孩在和小伙伴玩健身器材摇椅秋千时,从上面掉下来,头刚好卡在地面和摇椅的中间,直到大人把摇椅杠卸下来才把男孩救出来。等急救人员赶来时,男孩已停止呼吸…… “我家闺女上个星期也是被这个东西夹着了,大腿骨折。”住在附近的一位市民说。

南京一名5岁男孩,把头伸进小区里的“扭腰器”里,结果竟然把头给卡住了!家人折腾了好久也没能弄出来,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消防用扩张器才把孩子救了……

2017年5月,广州11岁的男孩小杰在小区健身器材处玩耍时,被健身漫步机夹断了手指……

户外健身器材

在居民区、公园、广场随处可见

但是小区游乐场或运动健身区

的设施缺乏维护和管理

往往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再加上孩子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

那么

家长应该留意哪些安全隐患呢?

最容易伤到儿童的健身器

转腰器

极易把孩子甩出去

【危险指数】★★★★★

转腰器本身并不危险,但孩子却喜欢另类玩法——不扶把手,站在转盘上转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甩出去,轻则摔在地上,重则头磕在转腰器的柱子上。

漫步机

易跌倒、砸伤孩子

【危险指数】★★★★★

漫步机一经快速走动,惯性很大,不易控制,再加上有些孩子喜欢双脚同向甩动,整个身子都飞起来,可能使大腿根部、肩部拉伤以及腰部扭伤。另外有些孩子等不及漫步机停下来就着急往下跳,也容易造成摔伤和扭伤。

立式荡板

容易摔伤

【危险指数】★★★★

经常会有孩子把它当秋千来荡,这种器材由于下端没有扶手,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用力过猛荡的太高时,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摔倒后这个荡板会继续摇摆的,很容易砸伤孩子。

腹肌板

极易卡脚

【危险指数】★★★★

仰卧起坐健身器上有很多铁管,孩子喜欢在上面爬来爬去或者走来走去,脚非常容易被卡进去。

儿童游乐设备安全隐患

隐患一:秋千

秋千应对之策

在孩子玩秋千之前,父母要先检查秋千链条的衔接口是否牢固,链条的小孔径最好小于0.8厘米,以免孩子的小手卡进去造成伤害。

小宝宝建议使用塑料或橡胶材质的马鞍式秋千,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木制和金属秋千。

教导孩子双手要紧紧抓住秋千绳索,

等秋千完全停下来后再下来;

不要在秋千上站着或跪着,只能坐着;

不能将秋千绳索缠在脖子上转圈;

也不能在秋千周围停留。

隐患二:滑梯

滑梯具有多项功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攀爬能力等多种运动能力,帮助刺激前庭觉系统的发展,但其危险性不可忽视。比如,铺在滑梯下方的缓冲地垫不合标准,孩子滑下来后因地面冲击力太大而受伤;或者小朋友之间争抢、推挤而从高处跌落等。

滑梯应对之策

在孩子滑滑梯之前,要先检查缓冲地垫是否为弹性材质,并有足够厚度;滑梯是否安装牢固;扶手或是滑槽旁的护栏高度是否到孩子的腰部等。小宝宝只能玩高度在1.5米以下的、坡度较缓的小滑梯。

教导孩子手扶栏杆,

从台阶一步一步爬到滑梯顶部,

不要从滑梯倒爬上去;

并总是脚朝下滑,上半身保持竖直;

滑前先看清底部是否有其他小朋友,

滑下后要立即起身离开。

当孩子在玩滑梯时,若是有拱门或护栏设计的密闭式滑梯,父母应站在滑道的底端;若是开放式滑梯,则应站在滑梯的两侧,以随时预防孩子从两旁摔落。

隐患三:跷跷板

跷跷板是需要两个孩子合作完成的游戏,它的意外发生通常是因为坐在一端的孩子突然从跷跷板上跑开,而致使坐在另一端的孩子来不及反应,从上面翻落下来。

跷跷板应对之策

给孩子选择较低矮的跷跷板,玩之前要先确定有无零件缺失、锈蚀等问题。跷跷板的一端应只坐一个孩子,且两个孩子的体重相当,面对面坐好,不要背对着背坐。

叮嘱孩子用两手紧紧抓牢把手,

不要试图触摸地面或放空;

两脚自然放在两侧,不要蜷缩在跷跷板的下方。

如果有任何需要调整的,一定要先出声告诉大人。

当其他孩子在玩跷跷板时,

要让孩子保持距离,以免被撞倒。

记住!健身器材不是玩具!

另外,

最重要的就是不管在哪,

都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请转给身边带孩子的人~

多一分警惕就多一分安全!

戳个赞提醒自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