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居於核心的 " 深夜食堂 " 不接地氣,所以整部電影的故事與人物都像沒有 " 根 " 一樣。有蔡嶽勳搭檔黃磊的電視劇版《深夜食堂》折戟在前,豆瓣評分只有不堪的 2.8,但這一慘痛失敗顯然沒有引起梁家輝足夠的警惕與反思。

黃磊、梁家輝的《深夜食堂》都口碑不佳。這部高口碑日本 IP,到了中國總是水土不服。這不是我們第一次搞砸一部好片了。不能本土化的翻拍片,都是難看的四不像。

1

有一家開在小巷裏,面積不大,卻有 " 很多規矩 " 的店。

店裏沒有菜單,能做什麼,不做什麼,看當天食材,也看老闆心情。

老闆是個不苟言笑的大叔,因爲不愛笑,所以面相有點兇。

但如果你是常客,會發現冷酷只是他的一面,那也只是個不善言談的尋常男人而已。

他的全部關切,只在食物上。

梁家輝飾演的主廚大叔會爲不同的客人準備專屬食物所有看似不近人情的規矩,只爲專注料理。讓慕名而至的食客,不虛此行。食客來自天南海北,各行各業,在這一方天地裏,大家都是平等的。

老闆說:" 來我的店,都是我的客人。跟你的身份地位,社會階層,都沒有任何關係。"

這家店的名字,叫作 " 柒本味 "。

後來,這家店因爲店長大叔帶瘡徒手作業兼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被查封了。

一個網紅傳奇,就此破滅,並引發網絡羣嘲。

過度造作且媚俗的營銷文案,遭遇蛋黃醬配壽司的慘淡真實,以及最後裝逼失敗的悲劇收場,或多或少成爲了電影版《深夜食堂》的映射。

大叔工作之餘很有愛心

2

初當導演,梁家輝擺出了嚴肅的創作姿態,並沒有太多玩票或者商業投機的意思。從製作本身而言,電影版也算做到了硬件層面的紮實。

可壞就壞在這是太難改編的題材,卻偏偏又給人一種普世共情可以用之四方皆可的錯覺。安倍夜郎原著的精神內核是日本文化所獨有的,居酒屋也好,深夜各色人物也好,甚至那些簡單至極的餐食,半冷不熱的玩笑,都離不開日本人的特質。不大刀闊斧地改,註定水土不服。

有蔡嶽勳搭檔黃磊的電視劇版《深夜食堂》折戟在前,豆瓣評分只有不堪的 2.8,但這一慘痛失敗顯然沒有引起梁家輝足夠的警惕與反思。

中日文化看似同源,但在精神氣質及外在呈現上卻截然不同。小而美,安靜而治癒的氣氛或許在日本理所當然,中國的宵夜多的是大火爆炒,火鍋燒烤,露天、光膀子、吹牛逼、對瓶兒吹。想安靜,想談情說愛的都去清吧了,可那裏沒飯喫。

黃磊版《深夜食堂》播出時遭遇了羣嘲

日本的宵夜文化是社畜緊繃了一天後的自我回歸,既喝也喫,讓壓抑的情緒得到適度放鬆;中國的宵夜更像遠走江湖的撒野,是徹底地反精緻反高雅,幾張摺疊桌支起,塑料椅天女散花一樣撒開。食客們呼朋喚友,喧譁吵鬧,甚至一些上不得檯面的喫食,在夜色的掩護下匆忙上陣。這裏沒有 " 心靈雞湯 " 的揮灑空間,所有的羅曼蒂克最後都會化作人間煙火氣。

一個理想的中國式深夜食堂老闆,應該是穿着白色背心,略短的下襬將將遮擋肚臍眼,卻沒能蓋住已經凸起的肚腩。下着是寬鬆肥大的短褲,有助於釋放中年日益強烈的前列腺壓迫感,同時也給人以視覺的鬆弛。

老闆們並不在意自己的形象,更不會去綁什麼頭巾。他們對自己外表最大的關照,無非是扒拉一下稀疏而凌亂的頭髮,讓它們更加均勻地遮蓋住反射着月光的頭皮。

他們說話粗聲大氣,無比粗魯,但內心卻細如髮絲,每桌的帳都悄悄算得清清楚楚。他們或許會大方地送你一盤殼很多但情意也不少的辣炒花甲,但你要摸着錢包一臉慘笑地說自己錢沒帶夠時,肯定換不回什麼溫柔的眼神與回應,哪怕你是個很有前途的加籍華裔創作女歌手。

日劇《深夜食堂》撫慰過許多孤獨的城市夜歸人

所以當電影依然決定把故事的場所放置在一個不倫不類的居酒屋裏,梁家輝依然包着頭巾,雙手帶着花布護腕,一副潮流工裝打扮時,我便知道,這電影不成。

老闆開片做的第一道菜,居然是 " 龍井蝦仁 ",你大概也就知道這部電影是個什麼調性,什麼樣神經質的老克勒,會大半夜跑到小飯館喫這個?

電影處處透着導演對大陸生活的隔閡,從食物到人物幾乎都透着想當然。這裏餛飩皮是要現擀的,糖藕可以做成冰糖葫蘆一樣,還拉出蜂窩狀的絲,甚至在湖南生活了十幾年的我,還是頭一回知道有蛋餅沾剁椒醬油這樣的古怪家鄉美食。

電影基本延續了原著一個個小故事的格局,本質就是一部萬花筒式的知音體故事合集。它們分別是《單親孃喲,兒子爲你屹立拳壇打下一片天》《孤單那麼久,她的浪漫只剩一個 " 球 "》《絕症歌手泣血啼聲,一碗餛飩見證那場無疾而終的愛》《情人啊放心飛,我願開着出租作你隱形的翅膀》。

來食堂喫飯的客人看起來很不接地氣

各故事間的角色互有穿插,再衍生出一些不成體系的關聯劇情,構建出一個以 " 深夜食堂 " 爲中心的小小人情社會。這樣的結構也方便各路明星來 " 友情客串 ",營造出羣星薈萃的局面。仔細想想,電影與此前張嘉佳搭檔王家衛的《擺渡人》,在氣質與水準上竟也有七八分相似,只不過是把酒吧換成了飯店而已。

4

因爲居於核心的 " 深夜食堂 " 不接地氣,所以整部電影的故事與人物都像沒有 " 根 " 一樣。劇情有衝突卻沒有感染力,角色們有性格但總欠真實,偏偏劇作的火候也不夠,枝蔓四溢,焦點模糊。

第一個故事,中心人物應該是以 " 蛤蜊 " 隱喻的母子情,又加了拳擊、友誼和愛情元素,時長就那麼多,故事無法展開。金世佳的拳手基本變成了廢角色,而拳擊因爲沒有任何訓練和磨礪的鋪墊,結果既不感人也不熱血。因爲拳手之前所表現的一直就是在喫宵夜,戀愛以及和老媽拌嘴嘛,又沒有很刻苦很拼命,這都贏了對對手公平嗎?

電影還有種濃濃的雞湯味

第二與第三個故事,則是充分表現了電影是如何現學現賣國產愛情電視劇套路的,失戀了一定要馬上下雨,人生得意時暈倒自然絕症免檢,臺詞更寫得生硬,還好演員的表演適當掩飾了尷尬。

可到了篇幅最長的第四個故事,整部電影終於支撐不住搖搖欲墜的架構,開始坍塌。整個故事看下來,總覺得編劇是既沒戀愛過,也沒看過網絡直播,更對內地社會生態缺乏基本瞭解。

魏晨很努力,演得聲嘶力竭,兩眼通紅,是他之前那直男癌爆缸的狀態真把人給嚇傻了。對女友的直播職業冠之以販賣私生活,網上乞討的罪名,以嚮往平淡人生的態度掩蓋自己不思進取,操控欲極強,且情緒管理糟糕的本質,一個本該乾乾淨淨的愛情故事結果變得惡臭無比。

電影中的故事沒有根,都像是創作者臆想的童話

編劇似乎完全沒有搞清起碼的界限,你大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誰賦予了你去指責、否定、操控別人人生的權力,哪怕對方是你青梅竹馬的女朋友?

問題還不僅僅是不合時宜的價值觀,整部電影出現了太多的無效鏡頭和拖沓段落,這是在動輒 50 集~60 集,特別擅長注水的國產劇裏纔有的景象。比如大段大段不換機位景別的口水對話,比如一個走出小巷的鏡頭不加節制地用了好幾組鏡頭。明明電影只有 90 分鐘,要講那麼多故事,要出現那麼多人物,卻還能這麼浪費,不得不說梁家輝作爲新人導演,業務能力也需要加強。

電影還有股濃濃的雞湯味

所有對美食,對人情味感興趣的國人,自然是更推薦《人生一串》《宵夜江湖》這樣的紀錄片,其中所展示的美味,複雜而真實的人生,遠比這部《深夜食堂》豐富而深刻得多。這部電影裏,你既看不到對美食的熱愛,也很難被那些空洞的感情所打動。

有意思的是,在電影的某個鏡頭裏,梁家輝站在小巷中,虛焦之外,停放着一輛賣涼皮拉麪的手推車。這是無數中國城市宵夜攤都可以見到的外賣三輪推車,是寄託着一家生計的簡易喫食。它們沒有那麼多溫柔,沒有那麼多腔調,但可能就是深夜一份飽食的慰藉,一份日常的心安。

這樣的情感,沒有經歷過煙火燻蒸的香港導演與編劇們,體會不到;仰視摩天大樓的人們,關注不到。所以電影的失敗,自鏡頭選擇性失焦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

來源:槍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