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脫髮現狀:80後90後已成植髮主力軍,90後正走在成爲植髮千億市場的絕對主力軍的路上。你也許已經猜到,90後人羣早已成爲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主力軍。

一天掉多少根頭髮算脫髮,根據個人的體制不同,100根之內,是可以接受的。

近日,央視財經報道稱,中國每6人中便有1人脫髮。如果脫髮量較多,並且持續時間較長,沒有長出頭髮來就要進行專業治療了。 消費人羣更迭,觀念轉變,80、90後成爲主力軍。

中國脫髮現狀:80後90後已成植髮主力軍,90後正走在成爲植髮千億市場的絕對主力軍的路上。

80後媽媽成最焦慮人羣,超過90後與70後媽媽。 再過段時間,我會去植髮。 吳莉告訴投中網的記者。

然而,在居高不下的行業熱度下,資本市場卻顯得異常沉着。 近一年半內(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植髮行業並無一例融資動靜傳出。

數位關心醫美的投資人對投中網暗示,即便近年來植髮市場需求激增,但仍不會行爲其重點關心的目標。

我國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禿”如其來的生意火了

如果說什麼是當下年輕人調侃最多的話題,恐怕“脫髮”是難以避免的。 近年來我國脫髮人羣呈直線上升趨勢,平均6個人中就有一位出現脫髮的情況,而這其中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佔據着較大比例。 除了行業亂象外,投資人的擔心取決於,植髮機構的商業模式不夠性感。

誰願豪賭?

正因如此,有投資人將進入植髮行業比作vc/PE的一場豪賭。另據某互聯網醫美平臺的數據顯示,植髮從年齡上看主要有兩個峯值:一是23-25歲,這部分主要是大學剛畢業、先天性發量不足的人羣;另一個是34-36歲,這部分主要是關注自身形象且收入穩定人羣。可是,獲勝者的營業收入是不可估量的。

從身邊人的髮量轉變看,我覺得這不是個小生意。初入職場一年的孫磊半開玩笑地說。

數據顯示,我國寵物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7.3%,超過全球僅5.6%的年均增速,預計2020市場規模能達到1500億元,“它經濟”處於上升趨勢。

你也許已經猜到,90後人羣早已成爲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主力軍。

“快錢”誘惑 “

如果選擇植髮,機構和醫生的口碑是我會首要考慮的。整體來看,這個行業太不規範了。”王林對投中網表示。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經過了數年的野蠻生長,植髮行業亂象叢生。 一方面,植髮醫生魚龍混雜。由於植髮行業准入門檻較低,公立醫院開辦的科室數量不夠,因此近幾年來,非專業人員大量湧進植髮行業。 尤麗娜同樣表示,在需求的攀升下,很多街邊小店開始貿然開展植髮業務。這些所謂的“美容院”不僅沒有醫療資質,也缺少專業註冊的醫護人員及規範的醫療器械。

“保護頭髮要‘養、種、護’一體化,並非植完發就大功告成了。首先要養好頭髮,養好了再種,種完後還要有專業護理的過程,需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測毛髮密度的變化、成活率等。”趙作濤補充道。

植髮並非越密越好

“很多人認爲在植髮的過程中,移植的毛囊越多,植好的頭髮越濃密,效果越好。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數量纔是最好的。” 趙作濤指出,植髮手術需要移植的毛囊單位數量,是客觀既定的,移植過多或過少都沒有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