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個人中有八個人說,自己會翻他的朋友圈。我也一樣,我想了解一個人,大概首先會去翻他的朋友圈。

Say Goodbye - 廖雋嘉來自白朵朵00:0003:04

有人做過一個無聊的街頭採訪,“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你會怎麼做?”

十個人中有八個人說,自己會翻他的朋友圈。

我也一樣,我想了解一個人,大概首先會去翻他的朋友圈。

我試過很多次把一個人的朋友圈從頭翻到底,好奇的探索着這幾年的過程裏,在他身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兒。

想知道他愛過什麼人,有過什麼獨特的經歷,有哪些我未曾參與的人生。

▲不斷向下翻—更扎心

我像是一個貪婪的嗜酒者,在黑暗中狂妄的細嗅着關於他的一切。

這種關心,沉默卻真誠,不需要對他邀功,也不想讓他知道我的在意。

畢竟在成年人世界裏,「認真」在很多並沒有確定對方真實意願的時刻,是一件荒唐而可笑的事。

我不想被誰看穿我的緊張,更不想讓誰抓住我的軟肋。

成年人的感情真的是特別計較的,是不動聲色又攻於心計的。

倘若你對我好,那麼我會好好珍惜,偷偷記下,想着報答;

倘若我感受到哪怕一絲一毫你的抗拒,我都會提前頭都不回的走,起碼要留個好背影。

裝逼要裝足夠,差一點都覺得跌份兒了,不體面。

至於我們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忘掉真誠而奔着體面去了呢,我也說不好。

只是我深刻的知道,越長大,就越難捂熱一段冷掉的關係。

即使,我曾經一直一直把你的朋友圈,反反覆覆的翻到底。

你有沒有試過失去一個你根本不想說再見的人?

很狼狽,又很無力。

那時候正值我失戀,這麼說不準確,甚至他從來沒有明確的說過我是他的走心伴侶。

但是那種曖昧關係會讓人誤以爲,自己大抵是他生命中的唯一。

後來,莫名其妙的,聯繫的就越來越少了,從無話不說到了無話可說。

▲情侶第一次和最後一次聊天記錄截圖

走到最後,甚至我們都不明白當初怎麼會有那麼多話對彼此說了。

倘若你錯過一個人太久的時光,就會發覺,兩個人身上發生的改變太多了。

多到無從說起,多到彼此相見唯有沉默。

連在朋友圈裏點個贊都嫌多。

我能想通,也能接受,但還是很難過。

當時我朋友勸我說,你不要給自己留遺憾啊,有什麼問題就大膽的問他啊。

問你們爲什麼走到今天了啊,你們之間到底出現什麼問題了啊,是不是真的不能解決啊。

我下了三四遍決心,終於趁着一天假裝喝醉,顫顫巍巍的發出了這麼一連串的問題,曾經秒回的人,過了差不多一個世紀。

他似乎很無語,回覆了我一堆點“……”

然後發了一個冷汗的表情說:

“沒事啊,你想多了”

你看,人和人之間就是這樣的,很多關係的冷淡是沒辦法靠一個人降低身份來彌補的。

兩個人當初就是彼此吸引着走到一起的,就包括走散,也是隻要一個人抗拒就夠的了。

不需要經過彼此同意,也不存在什麼一如既往的情投意合。

成年人的決絕,很多時候,是不需要互相告知理由的。

不拉黑,不刪除,不說話,彼此沉默在對方的朋友圈裏,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的平靜。

只有你們兩個心裏明白,回不去了,沒辦法的。

我在每個思念的晚上,都曾一遍遍的翻着對方的朋友圈,可能開始的時候,還可以翻所有的動態。

後來,慢慢的三天可見,然後沒有動態,最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對方給我的展示窗口忽然就變成了一條橫線。

尷尬又突兀,但是想想,很久之前就註定了有今天

有時候心血來潮的去翻好友列表,發現其實90%的人都是擺設,聊天記錄基本上是空白的;9%的人也只是很偶爾很偶爾的,會在無聊的時候想起我,湊合着和我說幾句。

0.9%的人是故人,只能想起時看看,卻找不到開口的理由。

不能聯繫,不必聯繫,不該聯繫;

最後的0.1%的人,我曾經,把你們的朋友圈。

一直一直一直的翻到底,一遍一遍一遍的看下去。

可是最後,也沒有說什麼太多的東西。

怎麼說呢,挺遺憾的。

喜歡你就像是坐滑梯似的,

一下子一滑下去就結束了。

我坐在最底層想了想,可還是覺得難以回去。

至少我們都懶得原路返回了,也懶得繞一圈然後再重新開始了。

於是起身拍了拍屁股的灰,又晃晃悠悠笑着向人潮走去了。

可是,我喜歡過你的。

在最容易快樂的年紀不快樂有點可惜。

我曾經把你的朋友圈,一直一直的翻到底。

編輯 / 白朵朵

圖片 / 微博

微信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