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问题加重,中青年的养老焦虑不断蔓延,不仅要承受父母的养老重担,也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网易就此话题发起网络民调,发现中青年平均每人需负担3.36个老人,每月支出1700元赡养费。大城市房价高企,如今,年轻人比以前更需要“啃老”,才能完成买房大事,90后的父母平均为其承担了首付的70%;68.2%的90后认为,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几乎不可能买房,而70后的这一数字仅为22%。

  子女与父母长期分隔两地是突出现象,调查结果显示,35.1%的人在大城市奋斗,而父母仍然留在老家;仅有1.9%的父母住在养老院,86.3%的受访者表示不打算送父母到养老院养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应该由自己来照顾”。

  45.4% 90后不需要赡养父母

  其中约一半处于啃老状态

  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平均需要赡养3.36个老人,每月支出1700元左右用以赡养老人。9.6%的人每月需支出超3000元赡养费,32.7%的调查对象表示,暂时不需要负担父母的赡养费。

  当中,13.9%的人不仅暂时不需要赡养老人,父母还会帮补他们一些生活费,以减轻生活负担。根据数据,这部分群体以90后居多,45.4%的90后不需要赡养父母,且其中约一半处于啃老状态,超过了70后、80后的比例。

  中青年的养老压力大吗?如果以压力值满分为10分,受访对象的平均得分约为5.6分,压力值一般。从受访对象的每月支出情况来看,除吃饭及交通等基础消费之外,养育子女和住房(房贷、房租)的支出,都超过了赡养父母的费用。

  64.7%受访对象认为,养老压力主要是经济压力;75.3%认为养老的难点在于人手和时间问题。

  90后不啃老买不了房

  父母负担7成首付

  大城市房价高企,如今,年轻人比以前更需要“啃老”,才能完成买房大事,这一现象在80后与90后身上尤为显著,52.05%的80后和68.24%的90后认为,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几乎不可能买房,而78.10%的70后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平均为孩子的首套房支持了约30%首付款项。具体到不同世代,有极大的差异,60后与70后当年置业时,父母平均只需要支持17%左右的首付;而80后的这一比例上升为40%;如今90后,则是飙升到70%。

  值得注意的是,整体而言,儿子买房时能够从父母处获得的资助,比女儿要多。根据数据,男性的父母平均为其承担了33.8%左右的首付,而女性的这一数字仅为26.3%。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之间也有差异。独生子女购房时,父母平均为其负担52.8%的首付,而非独生子女的这一比例仅为22.4%左右。

  近9成受访者不接受送父母去养老院

  认为父母应该自己照顾

  子女与父母长期分隔两地是突出现象,调查结果显示,35.1%的人在大城市奋斗,而父母仍然留在老家。23.6%的人与父母同住,方便照顾老人;另外24%的人选择与父母住得近一些,既保留了彼此的空间,又为照顾老人提供了便利;仅有1.9%的父母住在养老院。

  数据显示,“养老院”这一养老方式完全不在中国子女的考虑范围内。86.3%的受访者表示不打算送父母到养老院养老。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应该由自己来照顾”(50%),其次是因为“养老院收费无法负担”(17.6%),“养老院服务水平低下”(14.8%)。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的父母,都表现出了同样的倾向,分值没有太大差异。

  实际上,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看,老人更是无法接受在养老院度过老年。根据数据,79.8%的父母不接受住养老院,其中更有38.5%持完全反对的态度;只有寥寥1.9%的父母认为住养老院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父母最希望的养老方式是什么?数据显示,父母最希望与子女做邻居(35.1%),其次才是一起住(26.9%)。由于不少年轻人在大城市定居,而父母更为习惯、适应老家的生活,所以也有19.7%的父母希望自己留在老家养老。值得注意的是,16.3%的子女表示从未与父母讨论过养老问题。

  作为子女,我们不愿意送父母去养老院。那么,当我们成为老人时,我们又希望以何种方式养老呢?住在子女附近仍然是最好的选择(60.1%);希望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则比较低,仅有6.7%;愿意住养老院的比例尽管有所增加,但仍然是极少数人的选择,只有11.06%。

  中青年为养老做的第一准备为准备养老储蓄(29.06%),其次是努力理财(22.03%)及努力买房(20.34%)。

  问卷调查了谁?

  本次问卷通过网络发布,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145份,其中男女比例约为3:2,主要覆盖70后-90后的受访者。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买买君

  weixin :maimaimai163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