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衆多詩詞中的一首詞。詞的開篇兩句“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蘇軾化用了唐代詞人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古往今來,兄弟情深未見有過“二蘇”者。翻開蘇軾與蘇轍的詩詞文集,有很大一部分是兩人的互答之作。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爲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便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衆多詩詞中的一首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八月,蘇軾由定州貶往惠州。途經江西虔州的時候,蘇軾登上鬱孤臺,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蘇軾被雨驚醒,想到淒涼的處境,於是滿懷深情地給弟弟寫下了這首扣人心絃的詞作。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問君人,爲道別來心與緒。

詞的開篇兩句“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蘇軾化用了唐代詞人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同樣是三更半夜的雨,溫庭筠所抒發的是“不道離情正苦”,而蘇軾這裏表達的卻是“驚破夢魂無覓處”,即一場秋雨,驚破了蘇軾的夢魂。可見此刻的蘇軾眼前除了離情,別無他物。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意思是說,睡着竹牀上已經能夠感受到夜的冰涼,才知道秋天已經來到,更是聽到寒蛩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着婦人趕快紡布。表面上是在寫環境的淒冷,事實上是在着重刻畫人心的淒冷。它是蘇軾身不由己,處境蒼涼的表現。而寒蛩的聲音,可以看作是蘇軾泰然的一面,它表現的是一種對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心,可見蘇軾並沒有消極避世。

下片前兩句“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則是蘇軾來一路上的美好回憶。意思是說,還能清晰地知道夢中來時的路,我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也就是說,蘇軾對自己被貶的這條漫長的路,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尤其是到了虔州,還在清江畔的歌舞亭裏接受了好友的宴飲享受。看似聊家常到話,卻是兄弟情深最真摯的表達。

最後兩句“尊前必有問君人,爲道別來心與緒”,即我在參加宴飲享受的時候,必定有詢問你的人,而原因則是我爲了訴說離別之後的心緒。由此可見,蘇軾即便是在和他人聊天的時候,也會主動說到兄弟情。如果進一步深入的話,陪伴蘇軾度過漫長貶謫歲月,肯定離不開濃濃的兄弟情。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寓情於景,巧妙地傳達了他思念弟弟蘇轍的離情之苦。雖然平實,卻語短情長,足以說明蘇軾與蘇轍的兄弟情深。總的來說,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給弟弟的這首詞,是一首扣人心絃的千古名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