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江這樣的人,在宋朝乃至幾百年後,在官場中比比皆是:嘴上說的漂亮,暗地裏做的腌臢,一到緊要關頭,忠孝仁義都會拋在腦後,因爲他們已經與晁蓋那樣的人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宋江如此評價晁蓋,看似虛與委蛇,但未嘗不是他的心裏話,因爲站在朝廷角度來看,俠以武犯禁,晁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見不得光的。

看經典版的水滸電視劇,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個扛着朴刀像扛鋤頭的宋江,走起路來怎麼像一隻鴨子?揹着雙手小碎步跩啊跩顛啊顛的宋江,總會讓人想起一個名詞:“跛腳鴨”。認真分析一下,在造反還是招安抉擇中瞻前顧後首鼠兩端,宋江還真是一隻跛腳鴨。深層次探究,我們就會發現把宋江變成跛腳鴨的,很可能是當時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儒家思想。於是有人說:宋江其實是被孔夫子給忽悠瘸了。

本文說的跛腳鴨,只是取其形似,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即將離任、說啥都不好使的末路官員。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宋江的人生,是跛腳的人生,他一瘸一拐地蹣跚了三十多年,走的是一條不歸路。

宋江從一露面就開始瘸,他給劫取了生辰綱的晁蓋通風報信,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他知道晁蓋“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但他同時又對何濤評價“晁蓋這廝,奸頑役戶,本縣內上下人,沒一個不怪他。”

宋江如此評價晁蓋,看似虛與委蛇,但未嘗不是他的心裏話,因爲站在朝廷角度來看,俠以武犯禁,晁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見不得光的。

是忠於職守幫助何濤擒拿晁蓋,還是翫忽職守通風報信,宋江也很爲難:不抓晁蓋,那就是自己對朝廷不忠,抓了晁蓋,拔出蘿蔔帶出泥,自己也跑不了——黑錢喫得太多了。

宋江這樣的人,在宋朝乃至幾百年後,在官場中比比皆是:嘴上說的漂亮,暗地裏做的腌臢,一到緊要關頭,忠孝仁義都會拋在腦後,因爲他們已經與晁蓋那樣的人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給晁蓋通風報信之後,宋江就更瘸了:對於朝廷來說,對於追緝晁蓋而喪命的兵丁衙役來說,宋江是有罪的。

晁蓋上了梁山,宋江長出了一口氣:無論晁蓋閉門自守終老山林,還是在戰鬥中被擒斬,這件事就算過去了。他當他的強盜,我當我的押司,大家互通有無,合作發財。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宋江想消停,晁蓋吳用卻不讓他消停,派那個就差在腦門上貼強盜二字的赤發鬼劉唐給他送來了一百兩金子。大家不要以爲一百兩金子會佔多大地方,宋朝一斤大約六百克,而且一斤是十六兩,一百兩也就是現在的七斤半,金的比重是十九,也就是說,一百兩黃金的體積,也就相當於八兩礦泉水那麼大。

宋江收了一根金條,至少有二十兩——宋朝官員雖然俸祿較高,但是一個縣令辛辛苦苦幹一年,也攢不下二十兩金子。

宋江根本就沒有把二十兩金子放在眼裏,說明他根本就不指望押司津貼(縣吏無固定薪俸,只有飯補和賞錢)過日子。親自種地的宋太公和宋清,還指望他拿錢資助呢,更不可能從地裏刨出金銀供他揮霍。

以上事實表明,宋江就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污吏。“縱官不爲虎,吏亦爲狼”,宋江就是吏中的巨狼。爲了掩蓋自己黑白通喫的罪行,宋江殺了閻婆惜滅口後出逃。出逃的宋江已經成了宋朝的罪人,這個污點不通過殺人放火受招安,是洗不掉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宋江的仕途已經斷了,不走偏門,他這輩子就完了。

在清風寨,宋江指使小李廣花榮和清風山三盜(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麪郎君鄭天壽)屠戮了青州城外數百戶百姓,已經犯了反人類罪。就是這樣一個宋江,卻還一心想做“大宋忠臣”,在晁蓋勸他入夥的時候,居然冠冕堂皇地表示:“這個不是你們弟兄抬舉宋江,倒要陷我於不忠不孝之地。若是如此來挾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

梁山好漢勸他除掉枷鎖自在喝酒,他還在那裏裝良民:“小可不爭隨順了,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雖生何益?”

宋江落網之後,表現得忠貞不二,可是他殺人放火的時候,心裏哪有一點忠君愛民的意思?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宋江,因爲當時乃至其後的文人儒士,已經習慣了口是心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個幌子,在這個幌子下,可以做很多事情。

大儒朱熹可以跟尼姑和兒媳做不該做的事情(此事實錘,有他本人檢討書爲證),朱熹做得,宋江也做得。如果孔老夫子知道後世有這麼多徒子徒孫打着他的幌子爲非作歹,恐怕也要氣得鬍鬚倒豎了。

宋江就像絕大多數官吏和儒家一樣,絕不肯暴露自己的內心想法,他們把忠君愛國掛在嘴上,弄到最後連他們自己也相信自己是個忠臣了。宋江曾經勸武松:“如得朝廷招安,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爲人一世。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

自認爲“有忠心”的宋江,三杯黃湯下肚,就暴露了真實想法,既要“血染潯陽江口”,又狂言“敢笑黃巢不丈夫”。不臣之心顯露無遺,東窗事發差點丟命,宋江已經徹底站到了朝廷對立面,這才走投無路上了梁山。

宋江畢竟讀了很多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所以他即使當了強盜頭兒,還是給自己找了一塊遮羞布:只反奸臣,不反皇帝。

宋江是這麼說的,可不是這麼做的。朝廷前來征剿的官軍被他殺了數以萬計,朝廷開出的價碼不能令他滿意,他就要死扛到底,這時候的宋江,反的其實就是皇帝。

爲了在招安中撈取足夠的好處,宋江跟高俅合作、找蔡京打通關節,“反奸臣”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成了“只反皇帝,不反奸臣”,爲了穿官袍戴烏紗,宋江可以把靈魂出賣給魔鬼。

宋江的做法,其實也是文人儒士的慣用伎倆:宋朝有很多文人考取了遼國金國舉人進士甚至狀元(丘處機的師父王重陽就是其中之一),清朝一入關就開科考,天下讀書人趨之若鶩,其中不乏明朝(順治二年,明朝尚在,史稱南明)舉人進士——舊文憑眼見得不好使了,趕緊剃髮易服考個新的。

嘴上忠君報國行俠仗義嫉惡如仇,私底下反骨暗生黑白通喫濫殺無辜,宋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他一條腿是忠臣,一條腿是賊子,他的人生之路,必然走得一瘸一拐像一隻跛腳鴨。

正所謂煮熟的鴨子肉爛嘴不爛,宋江那些活得很好的同門師兄弟、徒子徒孫,正像《潛伏》裏謝若林所說的那樣:嘴上全是忠(主)義,心裏全是生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