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家》央視熱播 “老漂”在異鄉爲子女撐起一個家

《遠方的家》劇照,右爲劉佳

近日,當代題材親情大戲《遠方的家》正在央視熱播,該劇以輕喜劇的方式講述爲了子女而漂在都市的“老漂族”別樣的生存狀態,將父母輩因爲子女在外打拼而“被迫”漂泊在外的故事刻畫得生動傳神,也看得觀衆百感交集。“拍得很寫實,彷彿就是我的生活”“享受父母照顧的時候,平時真的忽略了,他們爲了我們付出了這麼多!”

劉佳:

“老漂”也要多問孩子意見

《遠方的家》女主角劉佳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演“老漂”很過癮。

“自己性格比較急做事比較快,雷厲風行這點與宋明媚還是有點像的。”此次化身熱心腸的宋明媚,繼《任長霞》《戈壁母親》後再登央視,劉佳直言,這個戲要說的是,“所謂的家,指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一種牽掛。就像劇中瀘州的家,雖然是自己的房子,但是已經沒有親人,那是家嗎?北京的房子雖然是租的,就不是家嗎?所以對於漂着的老人,只要覺得是爲自己的目標在努力,只要覺得這樣做幸福,就去做。”

作爲劇中的一位“老漂”,劉佳表示,宋明媚的做法有待商榷,“父母都是爲了孩子好,但是宋明媚對兒子的態度,我覺得過於強勢。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尊重的態度。我有朋友總說去看孩子,我就勸她說‘人家需要你看嗎’,其實很多時候應該多問問孩子的意見”。不過,劉佳也很欣賞宋明媚這個角色的特質,“我十分欣賞宋明媚的爽快,也很欣賞宋明媚勇往直前的精神,她非常熱情和真誠,所以即使有時做事簡單粗暴,也能被大家接受”。

談及“女演員過了一定年紀沒戲演”的問題,劉佳則認爲,演員在不同年齡段應該演跟年齡相匹配的角色,“其實我個人是不做規劃、順其自然。看到別人演的角色特別棒的時候,我從來也沒想過如果是我演就更好了。但我可能會判斷一下,這個角色我演是不是合適”。

放棄老家所有,只爲與孩子相守

《遠方的家》以爽朗潑辣的宋明媚的愛情與親情爲軸線,年過五十之後,“四川辣媽”宋明媚對遠在北京的兒子宋飛愈加惦念,於是決定放棄老家所有,隻身北上母子相守。她爲了兒子紮根北京,自主創業,卻與梁冠華飾演的“北京大爺”富伯恆誤會不止,由此引發一件又一件令人嬉笑怒罵的悲喜故事。

劇中,爲解決宋飛大齡不婚的棘手問題,宋明媚使出渾身解數欲做神助攻,但設想中的一場完美訂婚卻演變成分手的意外事件,讓宋明媚爲此糟心不已。可更令宋明媚沒想到的是,此後的一系列麻煩接踵而來:誤打誤撞搬入了對頭富伯恆的四合院、重開家政公司卻飽嘗僱主刁難、與哥哥宋明亮爲了生活理念爭執不斷、與好姐妹張玉蓮因雞毛蒜皮摩擦起火……

談起拍攝這部戲的初衷,導演沈好放則表示自己想拍好真實的故事:“這個戲經歷了不平常的日日夜夜。講一個故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講一個現實的故事更難,把現實故事講真實簡直太難了!”而一直追劇的觀衆則認爲,這部劇給人的最大感受正是“真實”。有觀衆在網絡留言稱:“生活氣息濃厚,很不錯的敘事節奏,有搞笑有衝突。”“敘述恰當合理,演員自然流露。”“故事簡潔明快,很容易就入戲了。故事裏的老年人都很風趣幽默、積極樂觀,挺好看的。”

曾出演《任長霞》的劉佳在劇中飾演不顧一切到北京陪在兒子身邊的母親。看到這一母親形象,有觀衆笑稱:“我媽來看我的時候也是這麼大包小包”“劉老師的淚眼和小動作恰到好處,細節表演真動人”“誰的生活不是亂麻,好的人生是要埋頭去理順、去解決,不是逃避。要像宋明媚一樣努力”。

該劇男主角富伯恆則由近年以“神探狄仁傑”形象深入人心的梁冠華出演,而飾演富伯恆母親的呂中曾在《神探狄仁傑》裏飾演武則天,觀衆紛紛表示:“新鮮,好玩。笑點擔當。”

綜藝《我家那小子》也談過這個問題

除了演員的表演“自然”、故事“生動有趣”外,《遠方的家》最戳中觀衆的,是對於“老漂”一族的思考,“給了孩子生命和愛,自己只留下漸老的羽翼,和一肩的漂泊。這是當下多少家庭、多少老人默默奉獻的真實寫照?”

在談到該劇創作時,導演沈好放曾坦言:“在年紀上,‘老漂’已經不再是社會發展的主角,本該在家頤養天年,但爲了心中的家,陪伴子女生活在異鄉,繼續爲孩子們遮風避雨,在異鄉撐起一個遠方的家。這十分令我感動,激起了我心中的創作慾望。”

在觀衆看來,“老漂”不僅在電視劇裏,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想想我的父母,也是年紀大了依然爲了孩子奔波,幫我們帶孩子、做飯、做家務,太不容易了。”“父母們老了之後還要離開熟悉的地方去照顧孩子,電視劇裏演的那種離鄉別井的不適應、不自在,他們肯定也有,但從來沒聽他們訴過苦。”“看了劇,更能體會家中老人的付出,他們太不容易了。我們年輕人也要多多感恩,感恩老人的付出。”

近年來,電視劇中對父母與子女情感展現的戲份並不少,也屢屢戳中觀衆心窩。而在綜藝節目中,親情的流露同樣給觀衆深刻的印象。近日,湖南衛視熱播綜藝《我家那小子》收視率節節升高,網友對節目中體現的兩代人親情交流的社會現實問題頗爲關注,“看過的朋友肯定都有感受,這不就是我們嗎?即使三十歲,在母親眼裏仍然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巧的是,節目裏朱雨辰的媽媽就是一位“老漂族”,因爲擔心兒子的生活,她一直陪兒子跑劇組,一日三餐盯着兒子喫,每天早上4時30分起來爲兒子熬製梨汁……這些鮮活的例子看得觀衆感慨萬千。

其實,兩代人的親情溝通是全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父母、子女,構成了完整的家庭單元,以熒屏中的“他們”爲鏡子,觀衆可以從中學會體諒、學會換位思考,雙方彼此分享、發現問題、思考改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