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還會寫紙質賀卡嗎?美國這種賀卡深得年輕人心

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道 美媒稱,數字時代來臨,許多人不再寫聖誕節和情人節卡片給親友和另一半,這導致近年來傳統賀卡銷量下滑,乍看下賀卡產業已經像是夕陽產業。

據《今日美國》網站3月26日報道,美國連鎖藥店CVS總裁胡利肯表示,擁有約9600個零售據點的CVS之前陳列賀卡的空間太多,現在打算用更多空間來改賣保健產品,因爲內部分析工具顯示賀卡銷售欠佳。他說:“越來越多人用短信、電郵和電子卡片,買賀卡的人減少了。”

沃爾瑪美國執行官福倫也表示,沃爾瑪正“重新思考”店裏該擺售什麼,“我們真的需要賀卡帶進來的那些客流量嗎?”

根據美國賀卡協會(GCA)的資料,美國人每年仍購買超過60億張卡片。市場研究公司宜必思預測,賀卡產業的銷售額正以每年萎縮3%的速度走下坡路,而這種趨勢可能持續到2023年底。不動產數據公司科斯塔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8年期間,賀卡銷售店所佔的零售空間已大幅減少。

宜必思分析師庫瑪說:“一大影響因素是科技,社羣媒體興起,讓人們能通過這些平臺取得聯繫,電子卡片大行其道。”

宜必思估計,就連賀卡銷售第一的霍爾馬克(美國賀卡製造商——本網注)也迫於利潤下滑而在過去五年來在美國裁員逾千人。另據科斯塔估計,霍爾馬克卡片所佔的零售賣場空間在2013年至2018年期間萎縮約28%。

但報道稱,其實卡片工業前景並沒有那麼悲觀,仍有一些令業者振奮的跡象,像是每張要價10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7元——本網注)以上的高檔卡片、售價低於1美元的平價卡片,以及提供個人化選項的卡片,還是有消費者捧場。

業者表示,有個迷思是:年輕人不再買卡片。但北卡羅來納州婚禮與活動籌備業者弗雷克指出,事實上,像她這樣沉迷於社交媒體的“千禧世代”(一般指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本網注),也不希望捨棄收到紙片賀卡的觸感和人情味。

霍爾馬克副總裁羅伊也指出,與衆人觀念相反的是,“千禧世代”喜歡用手寫賀卡替代社交媒體互動。她說:“在當今這個高度數字化且瞬息萬變的世界,擁有獨一無二之物就顯得與衆不同。 ”

創業者也紛紛把握這個機會,推出迎合“千禧世代”口味的卡片。

宜必思的庫瑪說:“人人都設法爲年青一代量身訂製賀卡,這些卡片用語較輕鬆、反諷意味更濃,也更搞笑。”

波士頓新創公司Lovepop在2014年推出手工製作的豪華立體卡片,至今已賣出逾500萬張。該公司90%的卡片是通過網站直接對顧客銷售,其餘卡片則經由3000個零售據點分銷,包括在紐約市設立的第一家獨立門市。

Lovepop執行官羅斯說,賣場販賣的普遍卡片失寵是有原因的,但不表示卡片工業將滅亡。他說:“消費者逐漸對傳統卡片感到厭倦,但本公司提供迥然不同的顧客體驗。每張Lovepop立體卡片都用鐳射切割並以手工組合。”

羅斯說,這些立體卡片通常售價超過10美元,但收到卡片的人通常會認爲值得保存,保留下來向別人炫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