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青銅鼎的奧祕

古代的時候,人們常說的一句成語就是一言九鼎。

有很多人都會誤認爲一言九鼎,指的是你信守承諾,誠信的意思。然而真正的意思呢,是說一個人說話分量很重,很有威望,很有威信。

鼎,也是因爲他的重量級重,所以纔會形成了這樣的一句成語。

同時我們還聽說過霸王舉鼎,來彰顯他自己力氣的強大。

那在古代的時候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東西呢?

鼎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推測爲夏文化的二里頭文化第三期發現有青銅鼎;這被認爲是青銅禮器的源頭。到商代,開始出現大量的青銅鼎。毫無疑問,中華文化在源頭處便和鼎結下了不解之緣。

後來三足圓鼎,四足方鼎也逐漸出現。

鼎在成爲祭祀禮器後,意義重大,製作也日益考究,造型凝重,以竭力顯示嚴鼎盛的氣勢。周朝建立後,百家爭鳴,風氣大開,反映到器皿上,紋飾簡練舒朗,饕餮、夔龍、虯等神獸紛紛登場,宴飲、征戰等紋飾明顯增多。鼎的鑄造工藝複雜,飾紋的豐富和多彩無疑顯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既然關於鼎的知識那麼多也那麼繁雜,那本期《國風話長安》就跟隨主播王樂笛,付恬一同相約週一晚18:45-19:15,去領略上古青銅鼎的奧祕。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 : 魏星玲

責編 :高佳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