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说,他的那句原话是“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本意是想规劝大家,别太跟自己较劲,让自己难受,希望大家开心一些,而不是放弃。

然而,在这个充斥着竞争与压力,到处蔓延着焦虑的时代里,唯有后半句——“人间不值得”,才更能斩获共鸣,表达出命中带“丧”的生活态度。

我问她:“丧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晓是一名大学毕业一年的女生,也许是从小就上寄宿学校的缘故吧,她看起来成熟干练,完全不像是初入职场的女孩。她说毕业后因为想出国留学,所以找了一份时间相对宽松的销售工作,本打算一边上班一边准备考试和申请学校的,可是半年下来每天忙于完成业绩,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于是她选择了辞职。

然而辞了职之后的几个月,原本打算的好好复习并没有实现。每天都在“丧”中度过,着急着复习,又为没有收入而焦虑,于是四处投简历;接到了面试通知,又为工作影响复习而犹豫,拖延着错过面试。每天摊开书,然后上网、刷剧,晚上泡吧聊天。

在“丧”的同时,她的大脑中充斥着各种焦虑,比如时间一天天的流逝,眼看着考试临近;比如担心留学归国后将面对更加未知的职业竞争力;再比如怀疑跌宕起伏这么些年之后能否生活美满等等等等。

“想得太多,想不明白的更多,就干脆让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的丧着了。”她很清楚自己的无奈。

关于“丧”,有心理媒体曾经做过一系列的访谈,总结出了隐藏在“丧”与空洞感背后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体验:

l 感到自己的努力渺小且无意义,即使拼尽全力也无法得到被定义的“理想生活”。“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未来的苟且”。

l 感到世事难料,无论机会还是困难都不为自己所控,认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l 感到目标遥不可及,感受不到当下拥有些什么,不满却也不知何去何从。

“丧”,并不是没有目标,也不是没有欲望,而是在欲望和目标面前迷失了方向,丧失了行动的动力。

我问她:“这些目标中,你最想要的是哪一个?”

“出国吧,”她犹豫着,“可是再读几年书,在国内发展的同学说不定早就成了职场精英。然后我还得从头拼起,等事业好容易有了起色,又错过了谈婚论嫁的大好时光。”

“那么留在国内发展呢?很少有人试用期就能做到你这样的业绩吧?”我问。

“是的。可是我不甘心啊,毕竟当初为了留学,放弃了本硕连读的机会呢。”

在错综复杂的得与失之间,她迷失在了对拥有的有限和失去的无限所带来的恐惧之中。

看起来颓废、虚无、生无可恋的“丧”的日常里,蕴藏着她被强烈的焦虑所折磨到疲惫不堪的内心。

这是一种自觉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们人类习惯于无意识的逃避所有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与处境,让自己沉浸到某种抑制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人无法去行动、去感受、去思考某些事情,从而彻底避免由此引发的焦虑。

你一直都有你想要的。

走出“丧”的第一步,正是认识到自己并非生无可恋,而是内心隐匿着某个真实的愿望。并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你藏匿了它,却又不甘就此失去。

一、真实的愿望不被允许

看过今年暑期档爆款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朋友们,对导演饺子本人逆天改命的经历应该也不陌生吧。

饺子自小迷恋动画片,曾梦想当一名漫画家。但高考填志愿时,他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遵从现实选择了学医。可是学了三年的医学,他对这个职业始终提不起兴趣。反而是在2002年,大三的下半学期,他无意中接触了三维动画,瞬间燃起了隐藏着的儿时梦想。从此,他开始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动画软件的自学和苦练中。

大学毕业,他彻底放弃了医学专业,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可上了一年班,他又因为受限太多而辞职,坚持自由创作。三年半的时间,他宅在家中,靠母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支撑,一个人制作出了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

这是一个充满励志,却也很难被复制的人生。之所以不易被复制,是因为在现实与遵从内心之间做出抉择非常的艰难,也是因为抉择之后深信不疑的那份坚定难能可贵。

幸运的是,饺子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和一个抱持的家庭环境,令他能够毫不迟疑的坚持走下去。

而更普遍的大多数可能,却是继续在学医从医的道路上“丧”失着兴趣,或是在广告公司的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丧”失着热情。

在自我的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抉择在拥有的同时,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迎来一些不测。知道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才能在抉择中不至于为失去的以及遭遇的那些未知而踟蹰恐慌。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整个世界将为你让路。”

二、对失败的恐惧

抉择所带来的最大的焦虑就是承担不可预知的后果。

如果做出了选择,努力行动之后却没有获得如愿的结果,那么所将面对的挫败感,以及对自己“无能”、“无价值”的苛责或将成为毁灭性的灾难。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放弃尝试,用颓废和漫不经心来坦然迎接“苟且”的结果,至少还能为这个结果找到一个理由——因为我“丧”,因为我没有用力奔跑。也不必为自己的人生抉择负责。

“丧”来“丧”去,还是怕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无法守护自己的自尊。

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告诉我们,“不同的动机和驱动力能够引发不同的感觉和行为。倘若我们是被任何一种直接的、追寻满足自我的愿望所驱使,我们的态度中就会存在一种积极主动性与选择性;但倘若我们是受焦虑的推动,那么我们的感觉和行动就会带有很不情愿的强迫性。”

害怕失败,害怕在现实面前陷入绝境,无法获取评判中的价值与成就。

于是,恐惧一面推动着我们随波逐流,一面带给我们犹豫不决,毫无参与感的各种无奈。

所谓的担当,不正是直面失败尝试突破吗?

我问她:“决定了吗?”

晓最终选择了留下来,她意识到这是深植于内心的渴望,尽管父母始终希望她展翅高飞。

当再次谈及到学历、职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时,她淡淡地告诉我:“我跟我妈说开了,我就想留在他们身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找一个稳定的家。我妈哭了,但是还是同意了。”

那些未知的依旧未知,但却不再成为她眼前的迷雾了。

当清楚自己真实的想要什么,并且清晰的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目标后,她的内心多了一份笃定,少了许多冲突纠缠的内耗。

也许以后依旧会有迷茫,会因为各种现实的无奈而沮丧,但我相信她能够聆听自己,努力的做出尝试,重建内在的秩序感,掌控自己的生活。

“丧”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正体验着一些东西正在逝去。如果心有不甘,不妨给自己尝试拥有的机会;如果现实终是无奈,那么好好地与之暂别吧,人生且长,属于你的兜兜转转还会回来的。

当你想改变“丧”的时候,这个动机本身就已经开始重新构建属于你的生活了,提醒着你是时候做出你的选择了。

人生本不易,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你的担当。所以停止自我苛责与自我怀疑,放松心态,踏出属于你的每一步吧。

作者简介: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