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各異的佛塔,歷經滄桑的佛寺, 大城府(Ayutthaya)一直是遊客們心中必去的泰國城市之一。對於泰國人而言,大城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歷史外,更是孕育泰國文化的搖籃,於大城王朝時期形成的佛寺壁畫、建築風格直到今天仍然影響着整個泰國,花一天的時候遊走在這兒,不僅可以讓你對話昔日繁榮的古都大城,也能幫你更好的理解泰國文化。

要了解大城府,首先要了解泰國的歷史:泰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原名暹邏。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較爲統一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裏王朝和曼谷王朝。其中素可泰皇朝與大城皇朝都是泰國古文明的起源。

大城王朝,也叫阿瑜陀耶王朝, 1350年由拉瑪鐵波底(烏通王)所建,建都阿育塔雅(Ayuthaya),又稱大城府,位於今曼谷以北,耐人尋味的是“阿育塔雅”名稱來源於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裏的角色——拉瑪的家,梵語意爲“金湯城池或不可破滅之城”。

大城作爲泰國曆史上最長久的阿育他耶王朝(1350-1767)的首都,16世紀已是亞洲最富庶的城市之一,舉世仰望、萬方朝聖,鼎盛時期約有100萬人口,林立的佛寺、瑰麗的皇宮,文化、藝術、國際貿易均非常發達。可惜在歷史的巨輪面前,再強大的皇朝也逃不過時間的洗禮。1767年緬甸軍隊攻陷大城,燒殺搶掠,野蠻的浩劫讓這強大無比的王朝傾刻崩塌……這些遺留下來被摧毀的佛像及廢墟奇景,以其寶貴的歷史價值和發人深省的歷史色彩,被聯合國科文組織,評定爲一級古蹟保護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爲“吳哥窟第二”。

面對有歷史沉澱事感的斑駁殘缺建築,個人總免疫不了發呆的本性。此次去大城,選擇了從曼谷直接包車當天往返。

一大早上車,司機頗有感觸建議道:希望下午4點就能折回,因爲曼谷是著名的賭城。

本人表示理解,因爲之前已做好功課,在衆多的寺廟中只精挑細選了四個比較主要的Temple進行觀摩。

司機滿心歡喜地答應。

—— 出發,爲那魂牽夢繫的大城府!

第一站:亞柴蒙考寺:始建於14世紀,爲紀念同緬甸的戰爭中殺死緬甸王子而修建的,寺廟的名字是大勝利的意思。

一進門,視野開闊,老遠便可看到高聳的塔頂尖利的佛塔,高達72米,旁邊幾座小佛塔,有的巳損毀塌陷,但主塔依然屹立於天穹之下,遠觀非常蒼勁壯觀。遊人可登上塔頂眺望古寺及一俯大城的全景。我獨自一人慢慢地攀登上殘牆高塔,進入佛塔,裏面有一個小小的佛堂,四個角分別立着四尊被人貼金的神情凝重的佛像。下來時,臺階有點陡峭,扶着扶手,心頭湧現出些許的敬畏和小怕。

佛塔下面坐着一排排披着黃色的袈裟表情各異的佛像,後來翻閱資料才知道佛首和佛身竟然不是同一個時代所雕塑,原因當初修建驛道,爲了貪圖方便,不擇手段的砍下佛身,籍以施工填路,實屬一奇。

此寺最出名就是佛塔前方長達28米的白色玉石臥佛,在廢墟環繞中披着黃色的袈裟安詳側臥,怡然自得地躺在陽光之下,淡泊地凝視着腳下的湄南河和飽經風霜的土地,讓人感受到另類的平和與超脫。

第二站:瑪哈泰寺:大城府最著名、最重要的景點,也是阿育塔雅古蹟的精髓所在。遺址面積較大,雖損毀嚴重,一片片殘垣斷壁,但仍留存了一些風格相異卻還算完整的佛塔,整個建築羣透露出王室宗廟的氣勢。也是遊人相對比較多點的地方。

當年那場浩劫中一個佛頭滾落到菩提樹下,竟然被樹根纏繞,幾百年歲月更迭中它與樹枝逐漸交融爲一體;從正面看,它顯得威嚴;從側面看,它透着微笑;這是一個讓人心生敬畏的場景。當時也是因爲看到這張奇特的樹抱佛圖片,感覺大自然和宗教一種完美結合,決定一定要去大城府。和佛頭合影一定要蹲下,不可比佛頭高,以示對佛的尊重。

據說緬甸軍貪圖瑪哈泰寺中身鍍黃金的佛像與佛塔,用大火焚燒,令黃金與石部分剝離,熱脹冷縮造成佛像頭部、手腳斷裂。在四百年前的這場血雨腥風中,曾經無比輝煌美麗的宮殿和寺廟,灰飛煙滅,雖殘缺不全,但仍看到昔日的瑰麗輝煌,時間凝固成這裏的碎片,弔古傷懷,細細感受着大城的歷史和穿梭時空的美……

第三站:拉嘉布拉那寺:就在瑪哈泰寺旁邊,來這,是因爲旅遊畫冊中的經典畫面,透過門框的高棉式佛塔。穿過只剩下一面牆壁的大門,老遠就能看見主塔,古老而宏偉,周圍卻都是支離破碎的佛陀和圍牆,彷彿進入了遙遠古代。

這裏曾有過一段慘痛的手足相殘的歷史:1424年,因他拉恰提洛王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掌管着部分土地,在父親死後爭奪王位,自相殘殺的結果是兩個兄弟都死了。第三個兒子如關普雅,便從彭世洛南下接掌王位,並蓋了這座寺廟,讓父親和兩位王兄在此舉行火葬,再建造了兩座佛塔分別存放哥哥的骨灰。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遇到塔在修繕,只能大概觀摩一番。

第四站:柴瓦塔那蘭寺,在護城河以外,被譽爲大城“最美的寺廟”。柴瓦塔那蘭寺是巴薩通王爲紀念母親而下令建造。

第一眼看見柴瓦塔那蘭寺,有種到了柬埔寨吳哥窟的錯覺:佈局相似,方形圍牆、多層迴廊、中心和四周高聳着佛塔,玉米形狀的主塔是典型的高棉式風格磚塔建築,陡峭階梯,紅色的磚瓦襯托出莊嚴典雅,鏤刻精湛,明顯受到天授神權思想及古老婆羅門教教義影響。比起吳哥,這沒有趨之若騖的遊客,只有些許的揹包客,反而添加了一種獨特的寧靜溫軟韻味。

駐足在這滿目瘡痍的廢墟中,目睹兀立的浮屠,殘爛不堪的斷頭斷臂佛像,殘柱、殘牆,心中甚是震撼,血脈賁張,由衷體會到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殘酷,朝代更替的無奈,輝煌與覆滅,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大城府彷彿在那一霎那被靜止定格,數百座斑駁的佛塔,微微欲裂的宮殿殘牆,無數被砍掉頭被火燒黝黑的佛像,斷斷續續、綿綿不斷的浩大古蹟,就這樣默默守護在那,對着遊人幽幽的訴說着昔日耐人尋味的繁華過往和血雨腥風的悲壯!

大城府建於公元1350年,是泰國第二個王朝——大城王朝的首都。歷史上,凡是輝煌過的城市往往臨水而建,大城亦是如此。幸運的它被三條河流環繞,在貿易、軍事、外交方面都擁有獨天德厚的條件。14-18世紀,是大城王朝最爲繁榮興盛的時期,發達的水路交通和金碧輝煌的佛寺建築讓大城的名聲享譽整個東南亞乃至亞洲,被譽爲東南亞最大最美麗的城市。

如今,大城依然是曼谷周邊最值得遊覽的城市top1,因爲鄰近曼谷,遊客可以在大城遊覽完寺廟,享受當地的傳統美食後,在當天返回曼谷。1991年,大城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裏坐落大大小小上百餘處的佛寺和古建築,來到這兒,你不必每處都看,但有些是你一定要看的。

Wat Yai Chai Mongkon

Wat Yai Chai Mongkon寺位於大城府的東南邊,是當地保存最完整、最受歡迎的一座佛寺,還是86年版《西遊記》和《泰囧》的取景地。在這兒有一座高高的佛塔,遊客可以爬上高62米的階梯,在塔上將大城的美景盡收眼底。在佛塔腳下,有許多素可泰風格的佛像,據記錄是由大城王朝的烏通國王下令於公元1357年建造的。此外,寺內還有一尊長達28米的臥佛像。

Wat Chaiwatthanaram

Wat Chaiwatthanaram寺被譽爲大城最美麗壯觀的佛教建築羣,也是當地最受歡的旅遊景點之一。大城曾作爲舊都長達413年,期間的33位國王屆吸取了高棉古國君權神授的觀念,並結合婆羅門教的儀式,興建了許多高棉式佛寺。Wat Chaiwatthanaram便是其中的一個,塔羣的中央是一座高35米的玉米式佛塔,代表着印度神話中的梅魯山,也代表着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利。在佛塔內部的牆壁上,還刻畫了許多精美的壁畫,被忘了好好欣賞它們,也能發現很多驚喜。

納瑞宣國王紀念碑(King Naresuan the Great Memorial)

在泰國的歷史長河中,共有五位國王被尊稱爲“大帝”,大城王朝時期的納瑞宣國王(1555-1605年)便是其一。作爲泰國最受尊崇的國王之一,他在位時東征柬埔寨,西抗緬甸,使大城王朝形成了泰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最大版圖。在紀念碑旁邊是大城另一個著名景點——Phukhao Thong佛塔, 這座高50米的高棉式佛塔由緬甸人爲慶祝1569年戰勝而建,遊客可以爬上佛塔眺望整個大城府的風景。

Wat Phra Sri Sanphet

論及大城最大最壯觀且最重要的佛寺,那一定是Wat Phra Sri Sanphet,它位於昔日大城王朝的王宮之中,過去只對皇室開放。遺憾的是,由於1767年受到戰爭的洗劫,昔日輝煌的佛寺如今只剩三座鐘型佛塔孤單的佇立在那裏。

瑪哈泰寺(Wat Mahathat)

泰國幾乎每一個府都有一個Wat mahathat,而這個詞的本意是“興盛的佛寺”,它的位置一般是一個城市過去佛教的中心,同時也是經濟、政治的中心,該寺最有名的莫過於神奇的“樹抱佛”景觀,據說緬甸軍隊洗劫大城時,佛像上的佛頭被砍落到菩提樹下,經過幾百年的生長,樹根便與佛頭自然的纏繞在了一起。佛頭在菩提樹中掛着淡淡微笑,彷彿看盡一個王朝的風雲變幻與世事興衰,流露出那洗盡了鉛華的安詳及與世無爭的容顏。

交通貼士:

1.火車:從曼谷的華南蓬火車站搭乘火車前往,票價僅15泰銖,用時約3小時。

2.麪包車:從曼谷的勝利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或the Century Plaza cinema complex商城搭乘麪包車前往,票價60泰銖,用時約1個小時。

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