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工信部支持,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與團車網共同舉辦的“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博覽會”在京舉行。在上午的論壇環節,來自團車網、阿里巴巴(美股BABA)、藍本價、知店、博瑞集團、車輪等衆多代表,以及來自奇點汽車、盔甲科技、中保研等汽車智聯會的會員企業在論壇上展開了深度的探討與交流。作爲來自汽車產業鏈條上不同環節的企業,如何在市場變革中尋找新機遇,如何用創新技術推動企業發展,幫助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自主品牌實現“由大變強”成爲了論壇探討的重點。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論壇開幕團車創始人、CEO致開幕詞辭

  團車創始人、CEO聞偉

  作爲領先的汽車交易與服務平臺,團車網一直通過對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幫助自主品牌開拓新市場“我們能夠在9年時間登上全球舞臺,是因爲團車堅持爲主機廠、經銷商和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團車網創始人、CEO聞偉說,“今天的市場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但我相信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融合,中國的汽車產業,特別是自主品牌正在迎來由大變強的時代,曾經彎道超車的夢想,離我們這一代汽車人變得越來越近。”

  新零售引領行業發展

  阿里汽車事業部整車用戶總監 黃曄

  作爲新零售領域的代表,阿里巴巴在汽車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衆多關注。阿里汽車事業部整車用戶總監黃曄表示:“從前兩年開始,汽車主機廠就已經遇到了嚴峻的挑戰。他們的產能還在那裏,但是銷售急劇下滑,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局面?一方面是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一二線城市逐漸趨於飽和;而四五六線城市又是主機廠和品牌商以及原來的渠道很難觸達的。對於阿里而言,我們將一切能提高銷售效率的零售稱之爲新零售,並將流量主陣地及銷售主陣地完美結合,打造品銷合一新零售體系。其新營銷是基於旗下UC、土豆、優酷、高德等子公司的數據,並根據數字化的流量和用戶行爲進行個性化的推廣,並運用新營銷、新渠道、新金融賦能商家。”

  除了像阿里這樣嘗試打通多方資源構建獨特體系的方式,有些企業則更加關注細分領域,用“獨門祕籍”在新零售領域創造自身價值。“技術的快速變化和消費者信息獲取方式的變革,讓曾經傳統的“人貨場”關係發生了明顯變化“數字化已經滲入了人貨場中的每一個細節,有了業務數據化的‘因’,才能結出數據業務化的‘果’。”知店CEO李明友說,“新零售一定是線上線下一體化,讓數據化成爲零售業務的抓手,確保數據的完整與準確,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的自主品牌提升終端銷量。”

  十幾年的快速發展,讓中國汽車市場逐步進入到換購、增購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保值率的提升也成爲了許多企業關注的焦點。藍本價CEO 趙雲認爲,目前中國車市逐步進入了成熟期,汽車殘值和保值率更加被汽車廠商與金融系統所關注。汽車的保值率是汽車品牌和車型產品力的最終體現,也是品牌、產品、技術、營銷,以及公衆口碑的最終體現,更是消費者購置新車的關鍵因素。此外,保值率的管理已經滲透到整個汽車行業各個領域,幾乎所有的與汽車生命週期相關的行業都與保值率息息相關。數據顯示,自主品牌汽車的部分車型三年保值率正在逐步趕超合資品牌。

  智聯會祕書長張砼認爲,車企獨立創造價值的時代已過,車企間已經互爲客戶,彼此鏈接比擁有車主或數據更重要。奇點汽車副總裁趙強說,智能出行不僅僅是智能交通工具,更多的是靠交通網絡系統和網絡設備管理等智能生態圈的共同發展。盔甲科技創始人劉洋表示,車企的變化造成了出行圈的大變局,出行平臺正在依靠主機廠獲取更多的利潤。

  德師傅創始人張久鵬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消費邏輯與購物體驗已經有別於傳統的汽車服務架構,諸如奇點、天際、理想等諸多造車新勢力都做了變更和革新。傳統汽車行業的各類服務都是通過4S店呈現,但是新興品牌會把這些業務完全分離,如特斯拉的服務是通過自身原有的銷售體驗和第三方售後服務實現的。

  常務副總裁楊保峯、團車副總裁 孫鵬、祥龍博瑞汽車服務集團運營總裁 李磊、車輪副總裁 霍禹

  傳統經銷商需緊追消費習慣變革

  本次論壇的兩場圓桌對話也格外引人入勝,傳統汽車廠商與新興互聯網平臺就“移動互聯時代的新零售與新營銷”展開了深入的討論。一號車市常務副總裁楊保峯表示,雖然處在寒冬之中,但傳統企業與新零售企業的融合打造了更多的消費場景,也激發出了更多的消費者購車需求。團車副總裁孫鵬說,商業邏輯已經從人找貨模式變成了貨找人模式,團車在幫助經銷商找到更多的新場景進行交易。車輪副總裁霍禹說,汽車用戶正在逐步分層,企業應根據用戶大數據行爲軌跡,採用不同的方式營銷。

  與衆多互聯網企業的視角不同,作爲全國領先的汽車經銷商集團,祥龍博瑞汽車服務集團運營總裁李磊認爲,由於多年的堅實積累,經銷商們在傳統渠道領域依然擁有着獨特的優勢。“在移動互聯時代,傳統經銷商的銷售模式也在變化之中,但無論業態如何變化,消費者到店成交的過程不會變,改變的只有獲客的方式。故此,主機廠和4S店的模式在一定的時間內還會長期存在。而作爲商家,則需要不斷的摸索顧客獲取信息的渠道,尋求新的獲客方式。”

  新能源車是數據系統的天然載體

  關於新能源車的討論,圍繞着汽車行業的大咖則有着不同的觀點。圓桌對話主持人,車音智能CEO蘇雨農表示,新能源車的先天優勢可以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很多造車新勢力在成立之初就將其納入體系之中。彩虹無線創始人黃亮說,新能源車與各類數據系統息息相關,也是各類車主服務的載體,主機廠通過數據系統可以更好的服務消費者。中保研副總裁解保林認爲,相對於純進口車而言,自主品牌汽車的安全性有待提高,自主車企還需要更多的自強之路。

  新場學院創始人王彥敏強調,政策對新能源車產業發展有着長期的要求。面對全球環境惡化的壓力,新能源將車是全人類出行的大趨勢。衆調科技創始人謝鵬表示,目前新能源車的後期處理通道還處在斷裂階段,這也成爲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主要考慮因素。樂車邦聯合創始人盧五波認爲,新能源車的產品特質在短期內可能對4S店營收有一定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卻有着很大的幫助。

  過去的近一年時間裏,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自主品牌也面對着最爲嚴峻的挑戰。而越是在這樣的時間越需要每一位汽車人發揮出自身的最大優勢,需要產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爲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就如同團車希望化身爲產業路由器,通過幫助打通、改善流通領域的各個環節,讓中國汽車產業迎來由大變強的一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