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項目 NKN (New Kind of Network)的聯合創始人,Bruce Li,在 6 月 26 號舉行的 Blockchain Connect Conference 2018上,發表了題爲《From Turbo Code to Blockchain: Innovations in Telecom》(從 Turbo 碼到區塊鏈:電信行業的創新)的演講。

現場觀衆紛紛表示,這場高質量演講,帶給了他們很多思考和啓發。現在,密探把這篇演講以文字形式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VC在電信行業的投資接近枯竭

觀察一個行業發展得是否健康,VC 投資在該行業的逐年變化,是一個很有用的指標。下圖是 VC 對電信行業的投資總額的歷史變化。可以看到:自從上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後(2000年),投資總額在穩定地逐年下滑。

圖中的藍線,表示對電信行業的投資佔 VC 投資總額的百分比。到 2014 年,這個比例已經低於 1%。

爲何會發生這種變化?曾經的電信行業是一個總產值和利潤都非常驚人的行業啊。

原因在於:電信行業發展多年以來已經成熟,每個國家的電信業都被幾家公司壟斷,形成“寡頭壟斷”格局。在美國,AT&T、T-Mobile 和 Verizon 乃三大巨無霸;另外還有數家大型設備供應商,比如思科、Juniper、諾基亞、愛立信和華爲。

假如今天,你想在電信領域創辦一家 startup,那首先得找到投資;’然後你跑去見 VC 投資人,他們首先會詢問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你回答:我想在五年內實現某個創業目標,需要五千萬美元資金投入, 並且在項目交付時,12個人中可能有6個人可能想買它。

那麼 VC 聽到此處就會很猶豫了:emmm,這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生意啊。首先,投資回本的時間太長;其次,買方市場太小了,投資風險比較大。。

這就是爲什麼,精明的資本在逐漸退出電信行業競技場。

Yanbo和我,NKN 的兩個聯合創始人,都在電信行業工作過很多年,也親身參與過很多該行業的技術創新項目。那麼,我們怎樣能打破和重塑電信行業?如何保證每個人都獲得更好、更便宜、更公平的聯網渠道?

經過多年思考,我們認爲:純粹的技術層面的創新,是不可能解決以上問題的。因爲,電信行業發展這麼久,除了技術進步,也有一套成熟的生態系統和商業操作手段。

除了以上問題,互聯網的使用過程,還存在其它諸多不足之處:

如上圖所示,“Net Netrality”(網絡中立)問題是說,用戶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訪問網絡內容、運行應用程序、接入設備、選擇服務提供商。而“Inefficient Usage of Network”(網絡的低效率使用)指什麼呢?舉個例子,某天傍晚你正在處理工作,家裏的 Verizon 網絡非常慢,連郵件發送幾張圖片都做不到;與此同時你鄰居家由 Comcast 提供的網絡正高速運行,卻沒人使用網絡。

以上兩點其實都指向一個本質問題:網絡中有很多空間是未被利用的。加上另外的“隱私”、“網絡中立化”和“選擇性傳播”等議題,電信行業存在諸多挑戰,這也意味着很大的創新空間,但由於資本逐年減少投入,創業公司沒有動力去解決這些難題。

那麼,NKN,一家年輕的區塊鏈公司,爲何有勇氣踏足這片少人問津的領域呢?

因爲它想去填補去中心化系統中“缺失的元素”。

先看下圖,信息技術的三根支柱或“三駕馬車”,是計算、存儲和網絡傳輸。在去中心化系統中,已經有很多有趣的項目,聚焦在“計算”和“存儲”兩方面了。比如以太坊,它想成爲全球去中心化計算系統;IPFS,則想利用人們電腦中閒置的空間,做去中心化的存儲網絡。但是,“網絡傳輸”這個每年營收 1.4 萬億美元的生意,卻僅有寥寥幾個項目,從一到兩個小側面嘗試切入。

然而現在,NKN 認爲:藉助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他們有機會在電信和互聯網領域做出真正的創新,對現有的固化格局做出衝擊。

參會的人一定對 token(通證) 都很熟悉,可以估算下今天的通證市場總價值,大約在 2500 億美元,自從一月份的高峯以來,這個市場處於劇烈的波動和下行之中。有一種聲音說:如果來自華爾街和機構投資者的金錢湧入,那麼市場將再次增長。

但我以爲,另一種有意義的考慮是:衆多項目如何齊心協力,把真實世界中一定比例的交易(transaction)轉移到區塊鏈上來,正如它們已經轉移到互聯網上那樣。這其實不關乎具體的哪些公司或基礎設施;而是經濟的一部分,能在區塊鏈中得到處理和交易。如果能做到,我們將創造歷史。

一個完全新式的互聯網?

上文所說的,怎麼能做到?有一部火熱的電視劇給出了思路——HBO 拍攝的美劇《硅谷》。劇中提出:建設一個完全全新的互聯網。

首先,新的互聯網,是否能讓連接互聯網和帶寬通證化(tokenize connectivity and bandwidth )?能的話,我們纔可以在用戶之間、用戶和供應商之間、甚至供應商之間,自由分享和交換互聯網的數據傳輸能力。

要讓上述方法可行,我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能解決任何點對點之間鏈接的問題;第二,能讓閒置的帶寬爲所需要的人接入並使用。

其實,這種共享經濟模型,我們通過 Uber 和 Airbnb 已經很熟悉。將此模式搬到電信和互聯網領域,我們可以看到下圖所示的結構:最左邊是純粹的消費者,他們除了消費不想做別的,那麼他們仍然能像以往那樣接入互聯網,但是能享受到更豐富的網絡資源和更高速的網絡,因爲有很多人分享了他們的閒置帶寬。

再看圖中央,一些消費者會想成爲帶寬和互聯網的生產者(producer),正如一些家庭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用不完,還能通過電網賣給別人那樣。

而最右邊是純粹的生產者。一些公司會發現:我們可以投資新的基礎建設,把 WiFi 接入點佈置到各種街邊小店裏,甚至是澳大利亞通往美國的海底電纜中(前提是:通證經濟發展到足夠支撐這樣的做法)。

這樣,不僅閒置的各種網絡資源都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用戶也能獲得更快、更好性價比、更好的網絡連接。我相信,這是我們都想看到的未來場景。

爲了實現這個願景,很多業內機構其實都已經開始行動。如下圖所示,在底層技術端,有 Facebook 提出的 OCP——Open Computing Project,以及 TIP——Telecom Infrastructure Project。項目目的,是把發展電信行業所必需的軟硬件開源,以大幅度降低這些原本昂貴的設備的成本。

中間層,是 ONF——Open Network Foundation,是一家非營利性貿易組織,由德國電信,Facebook,Google,Microsoft,Verizon和雅虎等公司提供資金。旨在通過軟件定義網絡(SDN)促進網絡化,並標準化 OpenFlow 協議和相關技術。

但是技術方面的支持有了,要鼓勵更多人在電信行業創新,還需要有經濟刺激,就是得有錢賺。而區塊鏈和通證系統,可以提供這種刺激。如何做到呢?

我們先看看 NKN 的定義是什麼。

“NKN是一種新型的網絡傳輸和連接協議與生態系統,由區塊鏈驅動,用於建設開放、去中心化和共享的互聯網”。

正如我們前文所說,NKN 希望成爲除了計算和存儲以外的“第三根支柱”。它的主要特徵包括:1)NKN以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爲應用程序提供數據傳輸能力;2)NKN 把網絡傳輸和連接做通證化處理,每個貢獻出性能的人都能獲得通證獎勵,以此提供經濟刺激。

而 NKN 公鏈基礎架構的四個核心要素,分別是:去中心化數據傳輸網絡(Decentralized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DDTN),中繼證明(Proofof Relay,PoR)、區塊鏈共識(BlockchainConsensus)和激勵分配機制(Incentiv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限於篇幅對以上四點不做展開描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NKN,讓區塊鏈改造共享的互聯網》。NKN希望,通過以上要素設計,能激勵更多的節點加入網絡並共享網絡傳輸和連接能力,節點總數能達到數百萬個,甚或更多。

NKN認爲:要實現願景,就必須保持公開透明。因此,NKN 現已加入 Telecom INFRA Project 和前文提到的 ONF,和 Cryptic Labs,並且開源了自家的軟件和代碼,並於上週發佈了測試網預覽。

以上就是 Bruce Li 在大會現場爲我們帶來的演講。

在大會的展臺處,小探也看到 NKN 的展臺,有人問了 NKN 聯合創始人 Yanbo一個問題:“如果將來有人發現:這種 P2P 的網絡連接共享服務,可以由一個集中式的組織來提供,還能更高效更便宜。那麼,NKN 打倒了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卻造就基於新技術的巨頭崛起,這有可能發生嗎?”

Yanbo非常誠懇地回答說:有可能。我們並不反對這樣一個自由市場競爭產生的 P2P 網絡服務中心,正如 Bitcoin 礦池之於 Bitcoin;另外由於網絡本身連接的分散性,要在 P2P 網絡裏面形成絕對的網絡資源壟斷是很困難的。最核心的目的,還是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努力,真正爲電信行業帶來有益的變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