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在古典詩歌裏,似乎總是承載着人們懷鄉思親的情懷。如李白的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種懷鄉思親的情懷,又在中秋月圓之夜最爲濃烈。誠如王維所說:“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因此,便有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中秋詩。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很有名的一首中秋詩。與其他中秋詩不同的是,白居易這首詩不僅寄寓了他的懷鄉思親之情,還抒發了他貶謫後的孤寂和無奈。因爲是白居易在中秋這個特定時間,望月所引發的人生感慨,可謂是句句發自肺腑,千百年來打動了不少人。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首先,我們來看這首詩的前四句,白居易通過昔今對比手法的運用,交代了不同的時間地點和場景,抒寫了一種物是人非的感傷情懷。它的意思是說,以前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望月。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在湓浦沙頭水館前望月。

“曲江池”,是唐朝中秋等盛節遊賞勝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湓浦”,即湓水,今名龍開河。源出江西瑞昌西南青山,東流經縣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長江。由此可見,昔年八月十五說的是白居易在朝爲官的時候。而今年八月十五,則是白居易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的時候。

所以這裏對比的不僅是時間,還有情景意境的對比,即昔年白居易仕途如意,中秋之夜在繁華的長安望月。今年白居易仕途失意,中秋之夜只能在淒冷的貶所望月。經過這麼一對比,白居易眼前的孤寂和無奈可想而知。因此,昔今對比手法的運用,無形中加深了白居易內心的痛苦,讀起來尤爲動人。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五、六句“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意思是說,我在這裏向着西北望去,怎麼也看不到我的故鄉。向着東南望去,卻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從這兩句詩中,我們可以看到白居易的思鄉懷親之苦。眺望故鄉的不得見,和觀望明月的幾回圓,徒添了白居易無限的悽苦感。

最後“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即昨夜淒厲秋風吹過,也沒有人去理會,今夜清美的月光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之所以人們忽略了夜晚的淒厲秋風,是因爲人們沉浸在了中秋的喜悅中。看似白居易是在自我安慰,實則是透過對往日的美好,抒發更深沉的遭遇貶謫的孤寂和無奈。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雖然情調比較悽苦,但是不失爲一首句句發自肺腑,感人至深的中秋佳作。又是一年中秋即將來臨,小編在這裏借用蘇軾的名句,對大家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