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中,有些觀衆質疑一個情節,“8000次誇張的轉閥門數量”,在現實中也是真實發生的。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可能沒幾個人記得這場災難了吧。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可能沒幾個人記得這場災難了吧?

我印象中,不少打着消防名義的電影,基本依然是言情片,連好的都市題材都算不上的作品。直到,這部《烈火英雄》顛覆了我的看法。

2010年7月16日晚間18時左右,大連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條輸油管道起火爆炸。經過2000多名消防官兵徹夜奮鬥,截至17日上午,火勢已基本撲滅。

電影《烈火英雄》根據長篇報告文學作品《最深的水是淚水》改編,取材是有真實原型的,是“7.16大連輸油管道爆炸事故”,甚至於大多數情節也是真實發生過的。這種真實性賦予了電影一種紀錄片般沉甸甸的質感,也讓影片的邏輯經得起考究。

在短短一部電影的時間裏,展現了親情、友情、愛情等一系列情感,卻依然是突出以火災救援爲絕對的核心主題,沒有顯得顧此失彼。編劇和導演對劇本的改編功力也很了得,劇情基礎牢靠。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可能沒幾個人記得這場災難了吧?

電影裏最主要的場景,是幾個巨大的油罐,每個都高22米,直徑80米。在真實的火災裏,光這麼大的油罐就有整整59個,再加上甲苯、二甲苯、氰化物……等高危品的化學罐,一旦爆炸,整個城市,將近乎面臨滅頂之災。整個渤海灣將成爲一潭死水,危及的不只是一個城市,而是連帶着整個區域。

這場災難,很多人當時是並不知道的。甚至於,除了大連本地人之外,外地人完全不知道有這樣的一場災難事故,只是那幾年去大連旅遊會覺得“大連海水比旅遊宣傳片中髒”。

電影中,有些觀衆質疑一個情節,“8000次誇張的轉閥門數量”,在現實中也是真實發生的。

不過,在真實事件裏,進到火場裏面手動關閥門的是三個人,而不是電影中演的兩個人。每個閥門不是8千轉,而是8萬轉......

而這僅僅是一個閥門而已。同樣的8萬轉,他們持續了四次。每個閥門要轉的就是8萬轉,四個主閥門加起來,是32萬轉。

我們的消防戰士,在一氧化碳、煙塵、熱浪和高溫下隨着可能窒息狀態下,足足轉了八個小時。

咱們都不提現場的其他危險因素,啥都不拿不帶的,手在空中比劃上幾個小時,恐怕都沒有幾個人做得到吧!

何況,在這個過程中,不能中斷,不能停止,否則前功盡棄!後果不堪設想!

正是建立在一個悲壯的真實事件之上,這部電影才擁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可能沒幾個人記得這場災難了吧?

除了編導的功力之外,《烈火英雄》也代表着我們國內電影工業化的水準。

爲了讓視覺效果更加真實,拍攝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火焰都是真火。比如,杜江救火的戲,拍攝時在他的身邊點了一圈360度的真實火焰。

這在之前的類似的“消防題材”電影中是比較少見的。

這點,不光要主創團隊和投資者有足夠的魄力,更需要一個完善的電影工業鏈。如果工業化發展不到一定水平,拍不到位,花再多的錢,點再多的火,也是出不出來這部電影的鏡頭效果的。

此外,演員的選擇上面,也是非常符合劇情,而非爲了流量或者譁衆取寵。即使因“霸道總裁”形象固化受網友爭議的黃曉明,其演技在這部電影中也是發揮得當,並沒有引起觀衆的反感。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可能沒幾個人記得這場災難了吧?

我有一個弟弟,並不是直系親屬,平時走動比較少。他是消防兵,在部隊多年。

在看電影《烈火英雄》的時候,我忍不住想到這個弟弟。這個弟弟很平凡,也很普通,除了個子高一些之外,在人羣中完全是不顯眼的。

我曾問過他,當消防兵是不是很危險啊?有沒有經歷過特別重大的火情?

對於這些事情,他從來是報喜不報憂,都是回答,沒有。問得多了,他終於開口說過“就是經常不按正點喫飯,其實也沒啥,正好能買點食堂裏沒有的喫。”見我有些疑惑,他又補充道:“當兵都是這樣的,要做好任何準備。”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屏幕裏的大火兇猛,明知道是特效,卻還是下意識想往開躲。而在現實中呢?這樣的場面,消防員戰士卻要義無反顧的前行。

面對着熊熊烈火......我想,他們也是害怕的吧?只是,他們“做好任何準備”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