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寶媽立刻帶着孩子到醫院檢查,結果真的被醫生說對了,寶寶的腸道感染了。如果寶寶經常扭動伸懶腰、哭鬧不止而且食慾不振,喫什麼吐什麼,那有可能是寶寶的腸道出現了問題,他們沒有心情進食了。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腸胃相比起大人來說,是十分脆弱的。但是孩子往往不會表達,也不知道自己身體出了問題,這就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前一段時間,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劉醫生是一個從業近10年的兒科醫生,就在前不久,他回家乘坐電梯的時候,一個3歲寶寶放了個屁。劉醫生聞着覺得不太尋常,像是孩子腸胃出了問題。於是立刻告訴孩子的父母,這屁聞起來不對勁,孩子可能生病了。結果孩子的父親卻非常不屑地諷刺道:“就放了個屁,你就說我孩子有病?你莫不是神醫?”聽到孩子父親這麼說,劉醫生有些無奈。

但還好孩子媽媽多留了個心眼,看劉醫生打扮斯文,不像是會胡言亂語的人。後來孩子媽向鄰居打聽了一下,得知劉醫生是個兒科醫生。於是,寶媽立刻帶着孩子到醫院檢查,結果真的被醫生說對了,寶寶的腸道感染了。

孩子媽在慶幸之餘,心裏其實是有疑惑的。爲什麼別人一聞,就能判斷出孩子可能是生病了,但自己卻什麼都不知道呢?其實,孩子的一些常見反應,也表現了孩子的健康狀態。

第一,放腥臭屁。寶寶放屁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寶寶如果放腥臭屁,往往可能是因爲腸道細菌或是病毒感染。如果聞到你家寶寶放的屁十分腥臭,那很可能是腸胃病變。另外,如果寶寶放的是酸臭屁,而且口氣也比較大,肚子總會咕嚕響,那很可能是寶寶腸胃消化不良了。

第二,腹瀉和發熱。腸道病毒感染患兒,出現腹瀉的情況佔了52.67%。如果寶寶出現了腹瀉的問題,那夜有可能是腸道病毒感染,需要及時就醫。另外,新生兒病毒感染伴隨着發熱的情況,則佔了39.22%。寶寶如果無緣無故發熱,可能是因爲感冒,也可能是因爲病毒感染,不管是哪一種都不能輕視。

第三,哭鬧和煩躁不安。寶寶不像大人,很多時候他們沒有辦法表達自己,只能靠一些肢體動作表達自己身體不適。如果寶寶經常扭動伸懶腰、哭鬧不止而且食慾不振,喫什麼吐什麼,那有可能是寶寶的腸道出現了問題,他們沒有心情進食了。

除了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治療,還需要在平時的飲食上給孩子做一些緩解,把孩子的腸胃養好。那麼,寶寶應該喫什麼才養胃呢?下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1、山藥糕。山藥是傳統的養胃食材,可以做成山藥泥添加到孩子的飲食中,對腸胃有很大的好處。

做法:將山藥蒸熟去皮後碾成山藥泥,加入一點麪粉和白糖進行攪拌,搓成團,擀成小方餅切成小塊蒸熟即可。

2、山楂水。山楂可以幫助腸道消化,酸甜可口。在寶寶食慾不振的時候,可以幫助寶寶開胃。而且不僅有健脾的功效,還能消食。

做法:將山楂切片,加入白糖,煮水給孩子喝。

3、香蕉泥。香蕉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而且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給便祕的寶寶喫最合適不過。

做法:把香蕉洗乾淨,剝開切成小塊,放進攪拌機中攪拌成泥即可。

有些寶寶年紀太小,沒有辦法清晰地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不適。這時,就需要家長多多觀察,注意寶寶的異常舉動纔行。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