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脑瘫孩子年龄的增长,脑瘫患儿同样应该拥有与其年龄和障碍程度相适应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相适应。通常认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自理能力、移动能力和认知交流能力组成,包括进食、梳洗、 沐浴、穿衣、控制二便、室内和室外移动、如厕、上下车、上下楼梯、日常生活交流、安全意识、游戏和记忆能力等等。

脑瘫康复训练需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就要求针对脑瘫儿童所开展的康复训练,必须与日常生活进行密切联系!

运动发育障碍是脑瘫的主要表现,也是导致脑瘫患儿活动受限的主要因素。而康复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获得生活自理能力,为最终回归社会打下基础。下面,我们西安儿童医院脑瘫诊疗中心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1、对于脑瘫患儿进行洗漱功能训练时,要让孩子知道手、手指、头部、脸、口腔、牙、舌、头发等身体部位的名称和特征的能力,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毛巾、水龙头、肥皂、牙刷、牙膏、梳子洗漱用具,并知道各自的用途。

2、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患儿进行手部功能的训练了,包括将手放平的能力和手指超过中线的能力、双手协调运作的能力、手指的精细运动能力、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能力、用一只手固定身体,活动另一只手的能力以及手与口、手与眼的协调能力。经过长期耐心的训练,患儿定能学会自己洗漱。

3、另外再介绍一下对脑瘫患儿进行洗浴功能训练,主要包括移动到浴室的能力、上肢和手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运动能力以及个人卫生的意识。

如果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无效或疗效不稳定时,我们这时就应尽早地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儿童的痉挛的肌肉难以和骨骼的生长同步,便会形成各种进行性畸形。及时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脑瘫儿童进行手术干预,可以避免畸形的发展直至造成过重的残疾,任何主观与客观因素导致手术时机的延误都将给患儿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术后再进行康复训练,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对脑瘫的治疗,目前是以康复训练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 但不管是哪种方法,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有生活自理能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