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九點半/文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規劃歷時35年,9年建成,總投資超1200億元,這是中國又一標誌性的超級工程。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凝聚了中國無數科研、設計、施工等領域的專家人才,對於這樣的超級工程,背後的心酸與困難可想而知。那麼這項超級工程究竟是誰提出建設的呢?此人是曾經比李嘉誠還牛的香港富商,也是著名的愛國港商,他的是出生就含着金鑰匙的富二代,他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他叫胡應湘。

在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矗立着一座高66層的圓柱形摩天大樓:合和中心,這座大樓曾是80年代香港第一高樓,他的主人正是胡應湘,這裏也是胡應湘企業的總部。

胡應湘

胡應湘1935年生於香港,祖籍廣州花都。胡應湘可以說是個富二代,在他出生前,父親胡忠就承包起了香港出租車業務,有香港“的士大王”之稱。讀完高中後,胡應湘被父母送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成爲當時該校唯一的香港學生。1958年胡應湘畢業返回香港,開始從事建築設計,1963年在家族資助下成立合和建築公司,進軍香港地產界。

胡應湘和當時的香港其他地產大佬不同,他自己就是個建築師,因此做起來得心應手,很快就成爲和長江實業、新鴻基等並列的香港地產“五虎將”。嚐到地產甜頭後,胡應湘說服了父親,將家族的生意從的士行業轉到了地產行業,在他的運營下,家族資產達到30多億港幣,比當時的李嘉誠還牛,成爲香港第一華人地產商,當時李嘉誠的長江集團的資產也不過2億,還抵不過胡應湘的零頭,胡應湘身家是李嘉誠的20多倍。

胡應湘與李嘉誠

改開後,胡應湘成爲第一批進入大陸的港商,參與修建了當時衆多的超級工程,比如中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同時還在廣東投資興建電廠、酒店等,當然胡應湘也做了很多慈善,可謂是當時名噪一時的第一港商,而李嘉誠比起胡應湘差距還是很大的。

在胡應湘衆多投資的項目中,最大、耗時最久的也就是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也是胡應湘第一個提出興建的。1983年,胡應湘以超前的眼光提出興建港珠澳大橋的前身伶仃洋大橋,由於需要鉅額投資,當時的胡應湘找到了衆多香港頂級富豪籌資,大部分港商都很贊成這一項目,但其中也不乏反對者,比如李嘉誠。李嘉誠之所以不贊成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實則與他的切身利益相關,畢竟李嘉誠的港口生意是他賺錢的大頭,一旦港珠澳大橋修建完成,勢必會對他的港口運營產生影響。此後的10年間,胡應湘來往香港與大陸,爲這條跨世紀的超級工程奔走,但由於資金、技術等等方面的限制,港珠澳大橋被迫擱置。

左一胡應湘

2004年項目重新啓動,2009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與今年10月份通車,歷時9年建成,如果從1983年胡應湘提出興建伶仃洋大橋算起,時間過去了35年。港珠澳大橋建成,胡應湘也自然成爲大橋的第一批見證者。

如今的胡應湘家族在香港以身家算,已經不能算是頂級富豪了,比起李嘉誠等人更是差距越拉越大,這是因爲胡應湘在事業中更加註重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李嘉誠等人講究的是賺快錢,而胡應湘投資的生意往往兼顧社會效益,很多項目可能幾十年之後才能見到回報,但他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卻是無法估量的,因此胡應湘也被稱爲中國“最有膽識、有見識”的企業家。

胡應湘與兒子胡文新

歷史九點半,每晚與你一起讀“小人物”的英雄歷史,歡迎留言、轉發、收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