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学斌:解答“王阳明命题”,就是破心中贼的锤炼历程

贵阳网讯 如何解答当代的“王阳明命题”?10月25日,在“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治理”论坛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学秘书、中国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王学斌,围绕 “阳明心学与当代社会治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解答“王阳明命题”,就是破心中“贼”的锤炼历程。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王学斌认为,无论古今,抑或东西,领导干部一旦步入仕途,为人处世,都要面对治事与治心的互动与纠结。因此,“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之论断,不妨姑且概括为“王阳明命题”。破解该命题,堪称千百载来政治家与学问家共同着力思索探究之处。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十五个重要启示之一。特别是对于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颇有裨益。古人看来,治事须先治心,阳明心学正是追问内心之学。所谓阳明心学,简言之,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治学目的的学术体系。

这就是“知行合一”学说,其要点大致有三: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可分割;知行是一种辩证统一,互相实现;知行合一既是道德实践,也是政治实践。具体而言,道德实践就是要克服恶念,养成君子,政治实践则要求亲民爱民,安民富民。这正是解答“王阳明命题”的关钥所在,也对我们当前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修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具有启示意义。

因此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学习尤其是经典理论和历史文化学习,时刻注重自我反省,严于律己,秉公用权,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将政德内化于心,外见之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德政、行善治。

“一言以蔽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解答‘王阳明命题’就是破心中贼的锤炼历程。”(贵阳网记者 吴鸿媛 彭钥嘉 汪东伟 吴志维)

编辑:刘 鹏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