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宵節的時候,在別的同學回家團圓之時,我們仍然坐在自習室裏做題,瑋瑋如同變魔術一般,從書包裏取出保溫飯盒,打開來時,裏面一團一團圓滾滾的湯圓惹得人眼饞。寂寞總是會有的,看着同學們在旁邊玩耍吵鬧,肆無忌憚,而自己卻只有做不完的習題,十幾歲的女孩子正是愛美的年紀,在她們熱情討論着哪家的衣服漂亮,或是誰家的飾品新穎之時,我的記憶卻是一片模糊,上次和朋友逛街的情形,已經不記得了。

未負初心

吳非師

瑋瑋曾經對我說過,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慘淡時光裏,誰能耐得住寂寞,誰便是最無畏的勇者。距離她說起這番話已經過去很多年了,可縱使我們如今天各一方,我每每想起她那時的熠熠神采,仍覺時光未散,歲月恆在。

果真如她所言,那段日子裏,最寂寞的人,往往會笑到最後。

或許是從掛在牆上的倒計時數字一天又一天的減少的時候開始,又或許是從老師課堂上的玩笑話逐漸變成冷肅的耳提面命的時候開始,我們原本燥熱而又衝動的內心開始變得平靜,取而代之的是對未知前路的茫然與困惑。

我從那時起得了個“拼命三妹”的諢號,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桌子上堆滿了習題裏,隨手抽一本,安安靜靜地做上一整天,再將做完的習題冊放回抽屜裏,滿懷欣喜地看着桌上的習題冊一點一點變薄,並隨時準備去校外的書店裏補充“存糧”。

寂寞總是會有的,看着同學們在旁邊玩耍吵鬧,肆無忌憚,而自己卻只有做不完的習題,十幾歲的女孩子正是愛美的年紀,在她們熱情討論着哪家的衣服漂亮,或是誰家的飾品新穎之時,我的記憶卻是一片模糊,上次和朋友逛街的情形,已經不記得了。

瑋瑋在那時,毅然剪去了珍愛的長髮,將智能手機換成了老牌的諾基亞,舉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我面前大聲朗讀——“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然後,她衝我擠眼,用帶着家鄉口音的蹩腳的普通話說:“光明就在前方,同志仍需努力。”

元宵節的時候,在別的同學回家團圓之時,我們仍然坐在自習室裏做題,瑋瑋如同變魔術一般,從書包裏取出保溫飯盒,打開來時,裏面一團一團圓滾滾的湯圓惹得人眼饞。我們相互約定,誰先做完一道模擬題,誰便能喫一個湯圓,於是我們就着枯燥的文字,度過了高三的最後的一個元宵節。

在那之後,縱然我再喫各種口味的湯圓,卻再也喫不出那天的味道。我一直認爲,高三雖然寂寞,卻不清苦,它包含着很多東西,都是在我們抽身其外時,才能體會到的留念。

我的成績始終穩定,並無很大的起伏波瀾,英語雖然有些偏科,但還好有數學和語文的提分,瑋瑋的成績雖然跌宕,卻也較之從前大有提高,果真如瑋瑋所言,越是忍得住寂寞,越是耐得住枯燥,越是容易贏得進步。

6月6日那天晚上,我的內心無比的忐忑,有不知結果的恐慌,也有終於結束了的欣喜。然而所有的內心活動,卻在我看到桌面上厚厚的錯題本時冷靜了下來,我們已經準備了那麼久,總會應了那句話,天道酬勤。

而未負我所望的是,我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瑋瑋超常發揮,理所當然地去了所很好的大學,我本可以去往瑋瑋的身邊,卻因爲父母的願望,讀了本省的一所學校,在大學所錄取的同批考生中,我依然名列前茅。

高中的同學,偶爾還會在一起聚會,說着高中時發生的趣事,我們每個人都變得更加成熟。苦心人、天不負,那些最能捱得住寂寞的人,最終都不出意外地獲得了成功。繁花似錦的熱鬧,遠不如一場轟轟烈烈的拼搏。

簡 介

河南故事家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由單一的期刊編輯出版,發展成爲期刊出版、圖書策劃、新媒體與創意設計製作等多種文化產業活動並存的傳媒公司。旗下現有《故事家》(創刊於1985年)、《高考季》、《花開不敗》等多個出版品牌。

=gushij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