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年前才種下,半年後卻大面積枯死,種下樹苗卻無人養護,多個部門均否認非自己所爲,到底誰纔是樹苗背後的“相關部門”。”囿於專業知識有限,我們尚不能定論這樣的包裝對樹苗成活的影響,但反覆種樹的表象背後,是否無人驗收無人監管。

原標題:百餘樹苗剛種半年即枯死,“短命”綠化不能無人過問

近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平涉公路兩側的綠化帶上突然出現了一百多個光禿禿的小樹坑。原本這些小樹坑裏栽種的都是小松樹,而且這些小松樹是今年開春後剛剛被種植下的,但半年之後,這些小松樹卻全部被人刨掉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據附近居民透露,這些小松樹栽了半年之後大面積枯死,“能不刨嗎?都幹(枯)死了,只存活了兩棵”。那這些樹苗到底是誰種植的?又是誰管理維護的呢?記者走訪多個部門均沒有找到答案。

半年前才種下,半年後卻大面積枯死,種下樹苗卻無人養護,多個部門均否認非自己所爲,到底誰纔是樹苗背後的“相關部門”?“挖了栽,栽了挖”的怪象背後,是爲了追求政績還是不可見人的利益驅使?

首先,如果是爲了應付綠化考覈、打造政績,那這種“短命”綠化折射的就是相關部門在環境治理上履職不到位、形式主義盛行的歪風。領導幹部應樹立“綠色發展”的政績觀,但絕不是“刷綠漆”的僞政績。有綠色還要有發展,如果僅僅停留在用綠色來爲自己的工作“塗脂抹粉”而事後不愛綠、護綠,這樣的綠化率就會淪爲“紙上數據”,不僅無益於生態環境的長期治理和保護,更會淪爲羣衆笑柄。把黨的好政策這本好經念歪,不僅減損基層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更透支基層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在半年內反覆種樹,要追問其背後是否有利益鏈條。松樹本是成活率較高、對環境要求不高的一個樹種,但爲什麼屢種屢死?據當地居民透露,這些樹苗在當初種植時都是帶着包裝袋被種進土裏的,“包裝袋都沒有去就放坑裏了,這能成活嗎?”囿於專業知識有限,我們尚不能定論這樣的包裝對樹苗成活的影響,但反覆種樹的表象背後,是否無人驗收無人監管?是否還“包裝”着某些人的利益?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現身給出答案。

要管好樹,先要管好人。要想樹成活,先要將人的工作做規矩。決不能爲了追求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而突擊種樹,甚至在種樹之後不管不問或疏於養護,更不能用種樹來非法獲利。正如受訪居民所言,這不是浪費國家資源嗎?誰是種樹又毀樹的神祕相關部門?我們期待着相關部門儘快出面承擔責任,給公衆澄清事實、答疑解惑。(央視網評論員 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