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呐喊:要写出来,告诉未来。也许,那个《扬州在北》的作者。

雾灵山的风

渔兰

一阵雾灵山的风,吹来:

带着浙南的九层糕与生姜味

带着北部湾银色的绵绵海滩味

带着金门滞留已久的硝烟味

带着钱塘江不断推进的浪潮味

带着金陵古都沉淀已久的南国味

带着黄河曾经决口时的泥沙味

带着山海关外葫芦岛辽西火锅味

带着沂蒙山那幽幽的枣香味

带着内蒙草原旷野的奶茶味

带着松江神秘的亚热湿润味

这阵雾灵山的风,怪怪的

闻到了,让人激情澎湃,让人失眠

让人转过身后,还想着:何时再回来

也许,2118雾灵山海拔高度

真的是一个梦,一个吉祥值

它像一面旗帜:飘忽着,呐喊着

让走过激情岁月的人们

让“工农兵”学员想到再一次

开始冲锋,占领文化高地

把一个翻天覆地后完全不一样的中国

告诉子孙,告诉后人

也许,那个《扬州在北》的作者

也许,那个《八品官儿》的原型

真的不是浙南农家走出来的商人

他们的前生前世,已经注定

他们就是专门“蛊惑人心”,让走近的人

在梦里不得安宁,必须去寻找

远方那个原本不曾想过的阵营

不行,呐喊不完全属于他们

我们可以呐喊,我们一样最接地气

我们带着“工农兵”的帽子

我们似乎更加圆中有方,方中知圆

我们少了点什么,为什么

他们呐喊:要写出来,告诉未来

为什么他们要占领高地,要瞄准

一流刊物,要抢夺一流精品,为什么

也许,我们沾染了铁饭碗的晦气

也许,我们习惯于末班车的滋味

也许,我们忘记了“农村大有作为”

需要接着——雾灵山的风

清醒,清醒,去寻找初衷

寻找那个即将古老而遥远的声音

也许,只有这般,未来

才不会落伍,也许

受过洗礼的我们,需要

再一次接受再教育

为冲击文化高地积蓄勇气

作者的话:

2019年8月30日中国作协在雾灵山创作基地的第七次度假活动结束了,实话讲:基地满山翠绿,偏僻安静,环境尚可,但设施平常落伍,却是一群特殊的人种,从全国各地会笼而来,短短数日,创造出一股别样的风情:离开了,还惦念着;走远了,还不时回过头来。一首不够格的诗文,还是写出来,作一个纪念,我更希望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