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燒自愈就行

今年6月25日,一篇《堅持不讓高燒的女兒喫藥》的新聞讓某打着達爾文醫學旗號的公衆號火了,新聞中一位媽媽根據該公衆號所宣傳的發燒自愈神論,即使一週歲的女兒已經燒到39.5℃,也不肯送往醫院,而是自己在家做涼帶和忌口(涼帶指孩子在室內只穿個尿不溼就行了,夜裏再加一個薄紗小肚兜,忌口則爲只喫青菜米湯)。如此三天過後,女兒仍然高燒不退,纔不得已送往醫院。

(某公衆號所宣傳發燒自愈文章)

真相:這種發燒自愈理論契合了一些新生兒父母對於過往過度醫療焦慮且不滿的心理訴求,並且精心挑選一些發燒自愈的案例,利用微信傳播的封閉性而讓粉絲深陷其中。

而事實上,發燒只是一種症狀,能夠引起發燒的疾病非常多,家長自己並不能像專業人員那樣準確判斷,並很容易因爲誤判而錯過治療最佳時機。以病毒性心肌炎爲例,發病前多數寶寶會有感冒症狀,而被誤以爲是普通感冒,但該病會伴隨着寶寶心慌、胸痛、胸悶氣短、面色蒼白等症狀,如果此時交給家長自愈治療,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2生男生女用一瓶酸鹼液就可以搞定

今年淘寶上出現了一些打着“生男孩 很簡單”幌子的商家出售所謂女性私處護理的鹼性調理液,聲稱使用它可以科學營造鹼性受孕環境,保證生出男孩,並且還煞有其事地引用一些專家的研究:“決定生女孩的x精子更適合在酸性環境中生存,決定生男孩的y精子更適合在鹼性環境中生存。”以此論證自己的鹼性潤滑劑,可以通過改變受孕女性中陰道的酸鹼度,提高Y精子的活力來增加男寶寶的概率。

真相:關於精子是否適合酸性或者鹼性環境,目前學術界並無支持結論,並且到目前爲止經科學家反覆實驗,發現鹼性或者酸性其實對X精子、Y精子都沒有影響,相反使用酸鹼液清洗陰部還可能會造成陰部受傷,增加感染風險,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導致不孕。

有新聞報道,有位女性爲了想要生兒子,聽說改變陰道環境可以讓Y精子活得比較久,所以就以身試法,用酸鹼溶液去改變陰道環境,以便提高生男或生女的概率,結果卻造成陰道急性化學性灼傷。

3配方奶一定要喝到三歲

9月份,某育兒節目邀請大v爲配方奶公開背書,認爲配方奶比起牛奶營養更全面,有各種維生素、dha、微量元素,所以比牛奶好,有必要喝到3歲。

真相:

對寶寶來說,營養全面是飲食的必要前提之一。但這不意味着1歲以後就需要通過配方奶來保持全面營養。首先配方奶設計的初衷是以母乳爲標杆、爲尚未適應輔食的寶寶提供的一種母乳替代品,在寶寶還沒喫輔食之前,配方奶/母乳是寶寶全部的飲食來源,因此配方奶需要添加比較全面的營養元素。

然而當寶寶開始喫輔食的那一刻起,配方奶的作用就開始下降,直到寶寶習慣了大部分食物後,無論配方奶還是牛奶、母乳僅僅是寶寶營養的一個補充品。

香港衛生署對此指出:“一歲幼兒已能從多樣化的飲食攝取所需的營養。家長需注意奶只是一歲或以上幼兒均衡飲食的一部分,亦是一種較易獲取鈣質的來源。”

4霧化治療比輸液危害更大

“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抗生素,使用起來比輸液更可怕”。這是最近在朋友圈流傳開來的一則謠言,令許多正打算爲寶寶做霧化的家長擔心不已。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真相:事實上,霧化和口服、靜脈輸液、肌肉注射一樣,都是給藥方式的一種,它可以將藥物變成直徑只有幾微米的小顆粒,隨着寶寶呼吸,藥物便會進到肺部和呼吸道,準確有效地打擊病菌,又因爲藥劑量比較少,所以是治療寶寶咳嗽、哮喘的常見方式。

一些家長擔心霧化吸入所使用的激素是否會對寶寶產生消極影響,但其實寶寶吸入的激素量十分少,即使進入呼吸道、消化道也會很快被分解掉,無須擔心。

5乳牙反正以後都會換 蛀牙也不用太在意

許多媽咪認爲乳牙很快就會脫落,所以即使蛀牙了也放任不管

真相:乳牙若是清潔不當,就容易產生腐蝕或蛀牙,寶寶難以咀嚼食物,造成消化不良,無法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而且蛀牙嚴重的話,會從牙根部發生炎症,這樣會對在乳牙後面即將生長的恆牙帶來不良影響,可能導致恆牙的鈣化不良,或是齒面的顏色或模樣產生變化。

此外,乳牙若是保養不好,也會影響寶寶未來恆牙的長牙空間,因爲乳牙如果提早掉落,後方牙齒往前傾倒,會影響繼生齒長牙的空間,長大後,牙齒易排列不整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