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课堂】新思想三十讲丨第二十一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在全省进一步兴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热潮的通知》的要求,深入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龙岩一安监”微信公众号在微课堂推出“新思想三十讲”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打造智慧高效的“大学习”课堂,让“大学习”在八闽活起来!

“三十讲”一讲一讲深入学

现在,就开启“第二十一讲”的学习吧

第二十一讲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会治理格局

本讲概要

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提出社会治理,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社会建设理念、体制和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运用正确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

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深入分析和精准把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基础,围绕切实解决影响人民安居、社会安定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五个举措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到2035年,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社会文明将全面提升,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措施 1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2

完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3

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来源:闽姐姐

欢迎投稿!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