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各地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和实践经验,交流先进作法,从6月11日起,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始在江西微供销、省社网站、改革《简报》等宣传平台刊发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的署名文章,并选取优秀稿件推荐给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省委改革办。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坚持经营服务创新

再创供销辉煌

宜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韩志军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宜春市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服务宗旨,牢固树立“重视供销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大力开展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以组织建设系统化,构建为农服务体系

坚持以基层基础坚实、服务功能完备、管理运行规范为标准,加强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夯实为农服务阵地,有效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一般市场主体解决不好的难题。

(一)完善基层组织,密切与农民联结。基层组织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宜春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造、恢复和提升,推动基层社经营服务向乡镇及村居延伸,基层社的“网格化”布局加快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基层社132个,领办引办农民合作社353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1336个,成立各类协会63个,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二)全面组建农合联,搭建为农服务平台。按照高起点推动、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农合联建设。2017年9月,实现了县级农合联建设全覆盖;2018年2月,市级农合联正式挂牌成立。两级农合联顺利组建,为开展多元化为农服务搭建了平台和载体,使农民合作社在更大平台、更广范围进行合作与联合,有效破解了单一合作社发展规模小、经营实力弱、市场竞争力有限等问题,使农民走上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三)大力发展社有企业,稳步壮大自身实力。为从体制上理顺社企关系,市供销合作社和9个县级供销合作社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了社有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以盘活社有资产为主,着力加强各层级社有企业之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社有企业自身实力和带动引领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控股企业81家,其中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确定为全省唯一的“供销合作社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

二、以打造项目品牌化,破解重点难点

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的要求,积极谋划项目,推进项目品牌化,坚持品牌引领、典型带动、以点促面,着力破解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难题。

(一)强化村社共建,促进农民发家致富。充分发挥供销优势,加快村社共建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着力构建村“两委”、社有企业和农民的合作模式,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在丰城市洛市镇彭坊村探索开展“党建+社建+公司+扶贫”的“4+”工程试点,农民以土地折股参与合作经营,实行持股分红;扶持袁州区慈化镇花木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市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资金为依托,筹集资金专项用于产业扶贫,覆盖贫困村15个,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二)加快电商发展,繁荣农村市场经济。农产品走出去是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的短板和亟待破解的难题。宜春市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组织70多家电商企业联合成立宜春市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加速与“供销e家”等各级电商平台对接,有力推动了农村电商行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达到506个。靖安县结合优势产业,开展“特色农产品专区”“大数据+县域新零售”“生鲜市场+电商精准扶贫”等服务,被列为全省“供销e家”电子商务建设样板县;上高县以江西省锦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创建了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和农村电商孵化园,入驻企业46家,农产品项目149个,在农村布点101家,切实打造了有效益、可持续、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内生动力,激活了农村市场经济。

(三)推进改革试点,探索一批示范经验。按照“试点先行、带动全面”的思路,选准4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创新了组织体系和服务功能,为深化综合改革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靖安县开展社有资产确权试点,已完成确权颁证土地面积2.1万平方米,房屋面积1.4万平方米;上高县开展“三定”方案核定试点,已规范冠名为上高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设立正科级监事会,从职能、内设机构、编制等方面重新进行了明确;袁州区开展综合性惠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为农民提供统一的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粮食机烘和粮食收储等服务;高安市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把社员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探索打通农村合作金融“最后一公里”。

三、以保障措施机制化,推进改革落地见效

总结实践经验,宜春在巩固扩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果中,重点建立了三项工作机制,确保了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一)投入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人才引进工作,明确市、县供销合作社可向社会聘用1—2名懂农业、会经营的人才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且聘用人员不占编制、不占职数,解决机关专业人才紧缺的难题。加大资金投入,自2016年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市财政累计拨付50余万元用于综合改革工作启动和农合联开办费用,每年预算安排淡季化肥储备财政贴息资金50万元、市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资金200万元,并将逐步扩大引导资金规模。

(二)督导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并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全市综合业绩考核和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并专门设立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单项奖,以明确的工作任务督促工作落实、严格的考核机制倒逼责任落实。2017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了综合改革工作前两名的先进县(市、区)政府。

(三)项目示范机制。以专项试点工作为突破点,认真开展“三定”方案重新制定、社有资产确权、信用合作、为农服务中心建设4个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综合改革新路子,形成了一批示范项目,通过项目示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带动效应,有效激活了全市供销合作社改革成果。

四、以综合改革全面深化,融入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是新时代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宜春市将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的要求,把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谋划推进,努力将其打造成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

(一)健全机制解难题。研究出台《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化解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晰改革路线图、划定时间表、细化任务书,切实增强改革实施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确保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妥善处理好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问题,帮助卸掉供销合作社历史包袱,实现轻装上阵。

(二)培育壮大新业态。以市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电商惠农工程,改造升级现有实体网点,加快电商服务站点在村镇设点布局,力争2018年建立5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5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引导乡贤、合作社、农业大户参与乡村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努力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熟悉农民、了解产业的地缘优势,稳妥开展农民信用合作,推动资金互助服务,探索一条解决农民融资难的供销特色道路。

(三)拓展为农服务新模式。以社有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级土地流转或托管中心,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实现社有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赢”,力争2018年全市供销系统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发挥农合联涉农资源优势,引导产业链和服务链上各环节主体联合合作,加快推进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县市或乡镇,建设一批惠农服务中心和农合联总部,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宜春样板,2018年全市将规划建设10个惠农服务中心。

微供销

∣微信ID:

jxwcoop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江西供销合作社网站:

www.jxcoop.gov.cn

信息报送邮箱:

[email protected]

供销系统电商平台

各种有机、特色农产品应有尽有!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享有健康、放心农产品!

构建供销全国一张网,打造农村电商国家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