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六甲番人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看到关于沙僧为何被贬下凡,基本上都提到是因为他在蟠桃宴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才被玉帝贬到流沙河为妖,然后就是各种脑洞大开的解读,比如以下解释:

1、琉璃盏是眼睛的比喻,沙僧喝醉酒打碎了玉皇大帝的一只眼睛;

2、这个琉璃盏盛的不是酒,而是灯油,这是为众生指引智慧的灯;

3、琉璃盏应该是琉璃灯,里面是有油的,沙僧打坏了,油泼到人间幻化成火烧死了很多人 ;

4、琉璃盏里封印着一个人的残魂;

5、琉璃盏就像宝莲灯一样宝贵,是可以普照万物带来明智的后天法宝,只有三盏,分别在鸿钧、佛祖和玉帝处;

6、琉璃盏里盛的是蟠桃汁,那是众神仙延年益寿的根本。

以上6种解释,虽牵强附会,但尚可勉强接受,而过分的还有以下两种解释:

7、沙僧当时是摔杯为号,想要与众将要挟玉帝重改蟠桃分配制度,相当于兵谏;

8、沙僧打破的琉璃盏本身没什么,关键是琉璃盏里盛的东西和”合欢“有关,沙僧破坏了老板们的好事。

最后这两种解释纯属恶搞了,比周星星同学的大话西游更乱,大家看看当笑话就算了,千万不可继续胡思乱想,而笔者是绝对不信的,连标点符号都不信,因为这些猜想的着眼点一开始就是错的,至于错在哪里?我们直接看西游记原文好了,原著第八回写道:

“怪物闻言,连声喏喏,收了宝杖。让木叉揪了去见观音,纳头下拜,告道: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叫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

第二十二回,沙僧又对八戒说道:

“只因王母降蟠桃,设宴瑶池遥众将。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多亏赤脚大天仙,越班启奏将吾放。饶死回生不典刑,遭贬流沙东岸上。”

以上沙僧对于被贬下凡的原因,说的都是打碎玻璃盏(打破玉玻璃),根本不是什么"琉璃盏",各位看官,虽只是一字之差,却含义大大不同。

琉璃是佛教“七宝”之一,为消病避邪之灵物,如是"琉璃盏",那么自然可以延伸解读为"法宝",盛装宝贵的东西,甚至是和佛家有关的阴谋,但原文说的只是"玻璃盏",是普通的家居用品,一点都不珍贵的东西。

再从正常的逻辑推理也可以知道,法宝是不可能轻易打碎的,而贵重的东西应该是藏起来的,不应是地位不高的卷帘大将可以接触到的。

那么,为何沙僧只是打碎了不珍贵的玻璃盏,就会惹的玉帝大怒而被贬呢?

主要原因还是沙僧在天庭担任的职位不高,只是一个任人鱼肉的角色。近来很多网文解读卷帘大将的重要性,有的居然将其提升到大帝级别,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西游记里天庭的等级划分基本上还是参考道教的仙位表,玉帝为首,以下是四御,然后是五方五老和五岳大帝,大帝下属才是各路元帅,元帅统领着各种将军,将军以下就是天兵了,卷帘大将只是比天兵高一等级的职位而已,比天蓬元帅还低一级,说是大将,其实主要工作就是打杂,做一些礼节礼仪的工作。

天蓬元帅当年被贬凡间是因为喝醉酒调戏嫦娥,嫦娥在天庭只是一位负责表演的高级仙女,地位很低,元帅级别的调戏一位仙女都要下凡变猪,可见天庭是很看重天条和面子的。而地位并不高的打杂将军居然在蟠桃宴上失礼打碎东西,要知道蟠桃宴可是天庭极为重要的宴会,不是一般神仙可以参加的,就连文殊菩萨都没有资格参加。

而当时的蟠桃宴是在孙悟空大闹蟠桃园后举办的,玉帝本来就有心理阴影,这时负责礼仪接待的卷帘大将居然如此毛手毛脚,这恐怕会让玉帝想起那只可恶的猴子,所以当下龙颜大怒,就要杀了这卷帘,后来卖给赤脚大仙面子免其一死,但还不解恨,贬下凡间也属正常反应,至于为何“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那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之意。

卷帘大将只是天庭的小人物,生死不由自己,所以承蒙观音收留,当然以生死托付,因此后来在取经路上也对唐僧忠心耿耿从不违逆。

佛道之争,在用人方面,道家又输了一筹。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