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蠣的功效與作用十分廣闊,經常食用對於小便不利的人們特別好。喫法也比較簡單,知道處理乾淨以後,直接加上蔥、姜、蒜等調料在油鍋裏面翻炒至熟就行啦。

蛤蠣味甘、鹹,性微寒。能滋陰生津,軟堅散結,利小便。用於肝腎陰虛,煩熱盜汗,消渴;癭瘤、瘰癧、痞塊;水腫,小便不利。

— ❶ —

適宜人羣

蛤蠣適宜高膽固醇、高血脂體質、肺結核咳嗽咯血,陰虛盜汗者和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的人們,癭瘤瘰癧,淋巴結腫大,甲狀腺腫大者。

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者,糖尿病,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患者,黃疸者,尿路感染者,醉酒之人。

脾胃虛寒,腹瀉便池者,寒性胃痛腹痛者,女子月經來潮期間及婦人產後,受涼感冒者需要忌口,因爲蛤蠣屬寒性食物。

— ❷ —

營養價值

蛤肉含糖類,蛋白質,脂肪,菸酸,無機鹽,維生素A、B1、B2。蛤殼含碳酸鈣、磷酸鈣、矽酸鎂、碘及溴鹽等。

蛤蜊的鈣質含量,在海鮮中頗爲凸出。以100公克重的蛤蜊爲例,鈣質含量就有130毫克,雖然不能跟奶製品相提並論。

但也算是不錯的鈣質源,需要補充鈣的大人或者青少年,都比較適合多食。

— ❸ —

食用方法

蛤蜊等貝類本身極富鮮味,烹製時千萬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鹽,以免鮮味反失。

另外,要在冷水中放入蛤蜊,以中小火煮至湯汁略爲泛白,蛤蜊的鮮味就完全出來了。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乾淨泥土。

千萬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貝類,以免傳染上肝炎等疾病,並且貝類中的泥腸不宜食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