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比賽中,人們常說“人馬合一”,每個人都明白馬匹與騎師的精妙配合纔是奪得頭馬的關鍵,但在馬匹高速奔跑下,騎師是如何與馬形成默契的、比賽中又如何去更好的激勵馬匹?這就不得不提到被稱作騎師與馬匹間的信號傳遞紐帶——銜鐵。

騎師可以通過銜鐵向賽馬發出信號

賽馬比賽中有許多裝備的存在,其目的則是爲了更好地對馬進行操控並幫助馬匹更好地適應比賽。一場標準化的賽馬比賽也會對這些裝備有着嚴格的規定,除了此前我們在發文中所談到的眼罩之外、還有銜鐵、繮繩、護腿、馬鞭等不同類型的裝備,其中銜鐵更堪稱騎師與馬匹的交流神器。

銜鐵的誕生

銜鐵(Bit)也叫做“馬嚼子”、“口銜”或者“口銜鐵”,是一種用於賽馬與馬術活動的馬具,通常由金屬或合成材料製成。它被放置在馬匹的口腔中,位於口腔上鄂切牙和臼齒之間的區域,(因爲這裏沒有牙齒)。它從口腔的一側延伸到另一側,最終通過繮繩固定在馬的頭上供騎師策騎時使用,以此達到控制馬匹的作用。

賽馬口吐白沫並不是累了

最初的銜鐵還沒有現在這般理想,起初大多由繩索、骨頭、角質或硬木材料製成,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纔出現由青銅製成金屬銜鐵;隨着時代的發展,鎳成爲了更受歡迎的材料;直到大約1940年,不鏽鋼銜鐵才逐漸取代了鎳,成爲大衆的喜愛。隨着冶金技術的不斷完善,銅、金剛石和冷軋鋼被加入到一些銜鐵中,這也更好的刺激了馬口中的唾液,讓馬匹的嘴巴變的更柔軟、下巴更放鬆。

有時我們看到一些馬匹“口吐白沫”,其實並不是因爲這些馬匹已經累得不行了,而是因爲人對馬的指令通過手控繮的動作告訴馬的,馬則會通過咀嚼銜鐵來體會人發出的指令。銜鐵嚼多了,嘴上自然就產生了很多白沫,所以有人說,馬嘴上有白沫說明馬一直在體會騎手“說的話”,說明騎手和馬溝通得很好。

當然現代銜鐵也由其它材料製成,例如橡膠或塑料,有時也可以與金屬混合,類型同樣繁多如有標準口銜鐵、防斜跑口銜鐵、雙杆形口銜鐵、壓舌口銜鐵、橡膠口銜鐵等。

小銜鐵的大作用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塊銜鐵,它的作用原理是通過負強化原理來實現的。負強化原理:舉例來說當馬匹沒有按照騎師的速度或路線來奔跑時,騎師可通過手中的繮繩來拉動銜鐵,當做懲罰給馬傳遞出信號,當馬匹的速度、行進路線符合騎師的策騎,就鬆開手中的繮繩,以示獎勵,傳遞出正確的信號,這就是負強化原理的最佳體現。就如同孩子吵鬧不喫飯時,家長用罰站的方式去懲罰他,當他想喫飯時候,他必須去遵守不吵鬧,按時喫飯的要求,纔可以喫飯,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好的習慣。

無論是賽馬還是其他與馬相關的比賽都需要不同類型的裝備

銜鐵的這一作用讓馬匹更加明白,在騎師通過繮繩將壓力施加到自己口中的銜鐵上時,是對自己的一種信號,它需要去儘快修正自己。這樣一來,每一位騎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騎行風格,通過銜鐵柔軟的接觸或釋放壓力來獎勵馬匹,以獲得正確的響應。

高速奔跑中對賽馬的操控是一門藝術

很多人可能會問,在高速奔跑下,通過拉銜鐵會不會讓馬匹覺得很痛,或者特別危險?這個大家可以放心。研究表明,騎師和馬匹之間通過柔軟、舒適的銜鐵配合,相比讓馬匹接觸間歇性或不可預測的外力,銜鐵能夠爲馬匹減少更多壓力與痛感。畢竟在公元前3500-3000年,銜鐵就已經出現在馬匹口中,或許在長久的進化當中,馬匹早已習慣了這一操作。

如何更好利用銜鐵控制馬匹

首先銜鐵應當適合馬匹,據瞭解銜鐵的種類有上千種,不同性格品種的馬對銜鐵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尤其是標準化的賽馬比賽中對於何種銜鐵可以使用有着嚴格的規定。並不是所有銜鐵都能在賽馬比賽中使用,而不同銜鐵在比賽中也會有着不一樣的效果。除了上文提到的D型銜鐵外,以下幾張圖就是賽馬比賽中部分常用的銜鐵類型。

橡膠包裹D形銜鐵

D形帶內環銜鐵

遊環銜鐵

帶橡膠遊環銜鐵

三環銜鐵

半勺銜鐵

蝴蝶銜鐵

舌形控制銜鐵

除了選用合適的銜鐵外,銜鐵還需要適當地安裝,這樣才能正常運作,並儘可能地使馬感到舒適。

銜鐵的正確擺放位置

其次,騎師在拉動繮繩操控銜鐵時應當輕微用力,而不是用力拉拽或猛拉馬的頭部去改變方向,熟練的騎師可通過收緊和鬆開繮繩就能達到自己期望的方向。同樣地,當減速或停止時,騎師也應當緩慢拉動繮繩上,避免猛拉馬或以劇烈的方式回拉繮繩。

銜鐵應放在馬的前門牙後面和後臼齒前面的齒間空間中,根據銜鐵的樣式,可以在嘴巴,舌頭和上鄂,以及嘴脣,下巴凹槽上施加壓力。拉動繮繩時,雙手的使用一定要正確,如果出現錯誤,即使最輕微的拉動也會傷到馬匹。

就像一個小小的銜鐵也有許多講究,其實賽馬正是一種注重細節的運動;比賽的許多細節觀衆無法看見,但可能就是這些細節決定一場比賽的成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