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詩歌中望月思鄉的抒情詩浩如煙海,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則是其中的一篇佳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秋宵月下有懷》,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很動人的一首抒情詩。

抒情詩一直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流,從《詩經》、《楚辭》到李白、杜甫等人的絕大多數詩歌都是抒情詩。而在抒情詩中,望月思鄉絕對是詩人最常用的題材和最普遍的感情。無論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是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不令後人慨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秋宵月下有懷》,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很動人的一首抒情詩。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詩歌絕大部分爲五言短篇,以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爲主。這首詩便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主要描寫了他在異鄉中秋之夜望月所引發的思鄉懷親之情。

古典詩歌中望月思鄉的抒情詩浩如煙海,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則是其中的一篇佳作。它被世人傳詠至今的原因,不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般直白和熱情,也不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般狂放和豪邁,而是以一種獨特的意境,清冷的情思動人心絃。尤其最後10字,最爲後人所慨嘆。

《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首聯“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孟浩然以他詩歌慣有的特色,極爲平淡的文筆勾勒了一幅孤清明月圖。只見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寂靜的將自己的光彩照到晶瑩的露水上。這種淡如水的關懷,既凸顯了明月的孤高而清淨,也寄寓了此時月光下孟浩然孤清的心境。

頷聯“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意思是說,在孤清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裏棲息,而螢火蟲則隨着捲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寒鵲的彷徨,與飛螢的堅定無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孟浩然正如這裏所形容的寒鵲一樣,在他人歡聚的夜晚裏,卻始終不知何去何從,只得彷徨徘徊。

頸聯“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則是對孤清意境的加深,即在孟浩然的庭院裏,只剩下枝丫的槐樹落在月光下的影子,而鄰居那邊卻傳來清晰急促的夜杵聲。“杵”,舂米、搗衣用的棒槌,這裏用作動詞,指搗衣。同樣是對比手法的運用,我們可以看到孟浩然的形單影隻,以及他內心的孤寂。

尾聯“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意思是說,在這樣一箇中秋閤家歡聚的日子裏,我與家鄉相隔遙遠,又如何去約定相聚的日子?我只能惆悵地望着與家鄉同樣的月亮,久久站立,望了又望。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孟浩然寫得平淡,但是含蓄深遠。試問中秋之夜,與他一樣孤單隻影遠望的人又有多少呢?

綜觀孟浩然的這首詩,他以“明月”、“驚鵲”、“寒影”等一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獨特的孤清月夜圖。正是這種獨特意境的構造,讓這首詩極具藝術感染力,彷彿身臨其境,能夠聽到他的嘆息。總的來說,孟浩然在中秋之夜寫下的這首很動人的抒情詩,即使過去了千年之久,也依然能令世人慨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