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以及戰時,日本陸軍大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本天皇將官學校、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包括1952年成立駐地在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日本國防大學,這些培養日軍士官、尉官、佐官、將官和各類海軍人才的軍校,都拒絕招收女學員。

歷史上的日本包括當下的日本,流行大男子主義,存有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女性社會地位很低,國情就是倡導女性做賢妻良母,侍候公婆、丈夫,照料子女,勤儉持家等。

即使二戰末期,日本兵源喫緊的時候,日本女子參軍從戎,也僅限於醫護、通訊、後勤、諜報等方面工作,且單官階都很低,成爲野戰軍軍官,直接指揮作戰部隊的女軍官,是沒有資料可以證明的存在。

國內的編導,爲了提高收視率,博更多的眼球,置歷史事實與不顧,抗戰劇中出現既漂亮,又很能打的日本軍隊女軍官,只能是國內編導的意淫罷了。

國內抗戰劇中,編導的想象力超乎常人,可謂突破天際,不斷地虛構脫離現實的情節,劇情不夠美女來湊,美女不靚就來一大波。

1937年的南京保衛戰,竟然出現英軍1941年底才裝備的司登式衝鋒槍;1940年的晉西北戰場,突現1943年秋季服役的美式M-3衝鋒槍,全都玩起了穿越的大戲。

以上南京保衛戰出現的英軍司登式衝鋒槍爲電視劇《雪豹》,晉西北突現美軍M-3衝鋒槍乃電視劇《亮劍》,且都是國內收視率非常高、影響極爲深遠的所謂抗戰良心劇。

可想而知,其他的抗戰劇,天馬行空的編導會整出什麼幺蛾子,所以褲襠藏雷-沒什麼了不起,皮彈弓打死鬼子-也很正常,你能氣功劈鬼子,我他媽還手撕鬼子呢!

扯遠了,提起抗戰神劇,侮辱的可是軍迷的智商,所以氣不打一處來,可能稍微有點跑偏題了,望讀者朋友諒解。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