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我國廣東珠三角地區耗時數年建造的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這座長達55千米、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個重要城市的全球最長跨海大橋,被認爲將大大縮短香港、澳門與珠海之間的駕駛時間,進一步拉近港澳地區和大陸的距離。這座壯觀的大橋也被認爲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部分,大灣區未來有望與美國硅谷地區媲美。

我國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的經濟核心地區之一,但因爲地理位置原因,珠三角東部和珠三角西部被廣闊的珠江口分隔開來,要從珠海驅車前往對岸的深圳香港,要繞很大一段路。因此,在廣闊的珠江口上修建一座大橋也成爲連接珠江口兩岸的重中之重。在籌備6年、建設9年,這座大橋終於開通,並將於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不過,修建於珠江口上的港珠澳大橋,在考慮排除了重重困難後,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很容易受到颱風的襲擊:廣東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颱風大省,廣東東部、珠三角、廣東西部都曾有遭遇過颱風甚至強颱風級別的颱風正面襲擊。

2017年,在建中的港珠澳大橋就遭遇了強颱風天鴿的正面襲擊;2018年9月,港珠澳大橋再度經歷了超強颱風山竹的考驗——作爲2018年全球最強颱風,颱風山竹雖然在登陸菲律賓後強度大減,但受到颱風影響的香港測到了16-17級的強風,可見颱風山竹威力非常恐怖。

即便是在臺風天鴿後遭遇颱風山竹的又一次猛烈襲擊,還未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仍然安然無恙,它成功的經受住了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風暴潮一次又一次的嚴峻考驗。相信在未來,那些影響廣東的颱風仍然不會威脅到港珠澳大橋的安全。作爲我國一項舉世矚目的浩大工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不僅體現了我國建造水平的先進,更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