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百年——從安史之亂到澶淵之盟(58)

可是西突厥這次統一,僅僅維持了兩年時間,便再度陷入混亂。

老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肆葉護可汗完全繼承了他爹統葉護可汗的刻薄寡恩,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更加殘暴。這可把當初擁立他的那些西突厥貴族鬱悶壞了,早知道這貨是這麼塊料,咱立他幹嘛呢?!這特麼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嘛!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熬了兩年,到公元632年,這幫大臣實在忍不下去了,跟底下串通好了,突然發難驅逐了肆葉護可汗;後者也是見機的快,撒丫子逃出了西突厥,跑到康居國政治避難去了,後來就死在了康居國。

肆葉護可汗跑了,國內不可無主;一幫貴族交頭接耳了一番之後立了阿史那孰泥爲主;對外稱咄陸可汗。

這位新可汗可是個人物;不說出身,單就一項別人就比不了;人在武德年間就曾到過長安,而且還跟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拜了把子。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被推舉爲西突厥可汗後,阿史那孰泥立刻派人到大唐,朝見大哥李世民,表達了內附的要求。李世民當然很開心,派出鴻臚少卿劉善因代表自己出使西突厥,轉達了思念之情後,冊封阿史那孰泥爲吞阿婁拔奚利邲咄陸可汗。這事兒值得提一句的是,阿史那孰泥是大唐冊封的第一位西突厥可汗。

如果照這勢頭髮展下去,大唐和西突厥手拉手好朋友了;可惜,天不假年,僅僅過去1年,公元634年,泥孰病逝;隨後其弟阿史那同俄繼位,稱咥利失可汗。

這麼平淡無奇的又過了4年,公元638年,平地一聲雷,西突厥又分裂了;在西突厥伊列水以西,又冒出一位突厥可汗,史稱乙毗咄陸可汗。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這位新可汗可是有點兒來頭,原名阿史那欲谷設;是當年差點兒抓住隋煬帝楊廣的始畢可汗的幼子;公元630年,東突厥汗國滅亡後僥倖逃出生天,投奔了西突厥;一段蟄伏之後,突然發難,另起爐竈了。

公元639年,阿史那欲谷設高價兒買通了咥利失可汗手下的大臣,二人裏應外合,大破咥利失可汗;後者兵敗逃往中亞,同年,卒。

咥利失可汗死後,沙鉢羅葉護可汗繼位,建立南汗庭;而乙毗咄陸可汗則建立北汗庭。兩個汗庭分庭抗禮,劍拔弩張。

平心而論,這會兒乙毗咄陸可汗的實力要遠超沙鉢羅葉護可汗的南汗庭。

這一有實力,不出意外,乙毗咄陸可汗有了新想法兒;這就是把手重新伸進西域。

咱前面說過,西突厥的勢力範圍有一部分就是塔里木盆地中的那些綠洲小國;不過這幾年西突厥鬧家務鬧的厲害;這些小國家便紛紛擺脫了西突厥的控制;現在南汗庭一時半會兒的構不成威脅,乙毗咄陸可汗便着手將這些小不點兒重新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乙毗咄陸可汗打算衝西域下手,說來也巧了,一個西域小國找上門來了,主動要求跟西突厥合作。

WHO?

高昌國。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唐代的高昌國,其實就是西漢時期的車師國;大漢朝和匈奴沒少跟這兒糾結。哦,對了,貌似吳承恩版《西遊記》中的車遲國,便是以此處爲原型寫的。

從公元5世紀中葉高昌立國,曾先後出現四個政權,先後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此時,找到西突厥的,便是最後一個麴氏高昌的國王,麴文泰。

高昌國爲啥主動上門兒?

說白了很簡單,就一個字,錢!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翻翻地圖,絲綢之路從長安出來之後,經河西走廊到陽關,也就是玉門關;之後,這條舉世矚目的交通線便分叉兒了;一路向西北到哈密,之後或繼續向西北經烏魯木齊奔中亞,或折向西南,經高昌西行。而另一路,則是經敦煌、若羌、和田出國。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跟這兒多說一句,前一條路,就是當年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線路(經過高昌時,玄奘法師還抽空兒跟高昌王拜了個把子。);而後一條路上,有一個非常神祕的國度,這就是樓蘭古國;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樓蘭古國一夜之間神祕消失。

從漢到唐,中間隔了好幾百年;這條絲路時斷時續。不過,行走在這條線路上的商旅們,大多會選擇走北線,也就是途經高昌的那條線路;高昌也因此,財源滾滾。

如今大唐一統天下,政通人和;作爲改革開放的風向標,絲綢之路又開始繁榮昌盛;那麼換句話說,高昌佔盡地利,自然會賺的盆兒滿鉢滿,數錢數到手軟。

可是,沒等高昌王麴文泰準備好裝錢的口袋;一條消息把他刺激的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腫麼呢?

敢情絲路南線一個叫焉耆的國家派使者到長安覲見李世民,表示臣服的同時,請求基建狂魔——大唐,派出工程兵,重新開闢南線的絲路。

對於這種請求,李世民當然不會拒絕;當即答應了焉耆國的請求;說這話,是公元632年。

可是,等這事兒傳到高昌,可把麴文泰氣壞了;多年以來,絲路都是高昌獨家經營,現在怎麼着,你焉耆想插一腳,分一杯羹?!

儂曉得蛙,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

麴文泰越想越來氣,一怒之下,他派兵前往焉耆國,狠狠的教訓了一頓這個想鏘行市的傢伙。

焉耆國小兵少,打是打不過;於是一紙訴狀告到了長安,高昌打我,您管不管?

李世民捏着告狀信,挺爲難;主要是這會兒唐軍主力分成三個方向在作戰,實在抽不出精力過問;不過李世民還是派人去了趟高昌,警告後者,別欺人太甚啊,不然回頭削你!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沒想到,李世民不警告還好,這一警告,搞的麴文泰越發上火;接長不短兒的就派人修理焉耆一頓,一邊兒打還一邊兒罵,讓你小子打小報告!

不僅收拾焉耆,麴文泰後來連李世民也不放在眼裏了;咱前面說過,此時焉耆段的絲路不暢,來往商賈走的都是高昌;麴文泰把這些商賈全給扣了。換句話說,絲路等於斷了。

本來這些事兒已經讓李世民很惱火了,沒想到麴文泰變本加厲,直接攻擊了很早就臣服大唐的伊吾。

當然,關於打伊吾的後果,麴文泰還是拎的清的;因此他這次沒有單獨行動,而是找上了西突厥,拉着後者同時出兵。

說這話兒,是公元639年。

看過前文您知道,這一年,李世民忙着重建突厥汗國;因此對於高昌撈過界,暫時沒做過激的反應;當然,這並不是說李世民沒反應;他派人到了高昌陳述利害,再次警告麴文泰別玩兒火。

沒想到麴文泰根本不屌李世民,不僅沒拿使者當個凳兒,甚至當着使者的面兒口出狂言,明嘲暗諷,我憑能力搶來的地盤兒,憑什麼還你?!

使者當然不會慣着這貨,回去添油加醋的狠狠的告了這貨一記刁狀。

這可真把李世民氣着了;這年年末,李世民給麴文泰下了一道措辭嚴厲的詔書,並讓後者到長安當面檢討。

西突厥亂的很燒腦,再加上絲綢之路上那些星羅棋佈的小國;一羣鬥筆

這種事兒麴文泰肯定不會幹,於是很乾脆拒絕了;與此同時,麴文泰也開始在高昌國內深挖洞、廣積糧,準備以防萬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