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議設立“特約監察員信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日前舉辦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走進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活動,33位國家監委第一屆特約監察員實地參觀信訪室等部門,深入瞭解紀檢監察業務工作及流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主任楊曉渡與特約監察員座談交流,他希望特約監察員充分發揮對紀檢監察機關及工作人員的監督作用和參謀諮詢、橋樑紐帶、輿論引導作用,尤其是在監督方面更堅決、更堅定,幫助紀檢監察機關打造鋼一般的幹部隊伍。

特約監察員不僅是榮譽,更是職責。擔當作爲,不辱使命,不負衆望,履行好特約監察職責,需要每一位特約監察員爲之作出不懈努力,也需要紀檢監察機關爲他們創造良好的履職條件。楊曉渡要求:“要把特約監察員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視他們反映的情況,認真研究吸納他們提出和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目前,不僅是國家層面,各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在推進特約監察員制度建設,要認真研究營造良好履職氛圍,便於特約監察員們及時、高效收集監督線索,使他們的意見建議更有價值。

積極履行特約監察員職責,既要抓點,搞好典型調查,也要注重調查研究對象的廣泛性。每一位特約監察員都應將調研作爲“必修課”,深入基層瞭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但畢竟特約監察員是兼職的,他們履行職責不能脫離自己的本職工作,調研時間、精力有限。對此,除了“面對面”,還可“線對線”,即利用互聯網聯繫羣衆。

這方面,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開設“海燕信箱”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鑑。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胡海燕在社保轉移、醫保對接、農民工子女異地高考、欠薪入刑等方面提了20個涉及農民工權益的建議,基本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廣東省總工會專門爲她設立了“海燕信箱”,派人協助她處理電子信箱中的郵件,定期將一個階段農民工反映較集中的問題、新動向,形成文字與她溝通,爲她履行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提供依據。她卸任人大代表後,“海燕信箱”交由下一任代表管理,依然是農民工的發聲渠道。

參考“海燕信箱”的成功經驗,建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設立“特約監察員信箱”和熱線電話,並向社會公佈,傾聽羣衆聲音,接受羣衆訴求。這樣做,既能有效解決特約監察員的“工”“監”矛盾,又能拓展特約監察員的監察觸角,收集到更多的監督線索,“幫助紀檢監察機關打造鋼一般的幹部隊伍”。

設立“特約監察員信箱”和熱線電話,還可產生以下三項“附加效應”。一是運用集體力量,提高“意見建議”質量。特約監察員中既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有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代表,還有不少專家學者以及媒體和文藝工作者。設立“特約監察員信箱”或者熱線電話,針對紀檢監察工作和紀檢監察人員的信訪舉報,可以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凝聚集體智慧,提高意見建議質量,妥善處理羣衆訴求。

二是依靠公信力,助力息訴罷訪。作爲第三方,特約監察員容易贏得羣衆信任,可以有效填補紀檢監察機關與信訪舉報人之間的“中間地帶”,由特約監察員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可更加有力地消除誤會,促進息訴罷訪。

三是由點及面,提升監督效果。對羣衆通過“特約監察員信箱”和熱線電話反映的各類訴求進行統計、對比、分析,將個案問題“串聯”思考,舉一反三,找出紀檢監察和隊伍建設的不足,能夠在制度建設上提出前瞻性建議,爲紀檢監察機關提供有力的決策參考。( 楊維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