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幾年前,有人提出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於是不少孩子被父母引導着或強制性地爲了不輸給別人而加入了各種各樣不知是否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班中。

我們人爲地形成越來越激烈的殘酷競爭局面,結果是大人焦慮,孩子痛苦。

姚明在《朗讀者》中提到一件事,在08年奧運會的一場比賽結束後,他在樓道口聽到了一個運動員撕心裂肺的嚎哭聲。

他知道,這個人比賽失利了,在痛哭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白費了。

其實,每一場比賽都是殘酷的,勝利者是以無數人的失敗來成就的。

如果我們把比賽拿獎當成了體育的唯一意義和目的,那麼大多數的情況下注定是痛苦的,因爲贏者只是少數。

但輸者就沒有意義和價值了嗎?顯然不是。

最初的體育決不是爲了比賽拿獎,而是享受體育帶來的好處和樂趣,後人通過比賽賦予了體育另一種新的意義。

有人卻因此本末倒置,認爲體育是爲了比賽拿獎。

所以,有些孩子喜歡體育運動,家長卻以"成功很難,沒有前途"爲由而強行制止,強迫孩子把運動的時間花在做題上,因爲做題能提分,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和名次。

02

這就是很多家長的功利性教育,讓孩子混淆了事物的本質意義和價值,只要結果,無法享受過程。

如果這樣,很多人的人生就喪失了樂趣,陷入了迷失自我的挫敗感和痛苦中。

因爲在競爭中只有少數人能脫穎而出,成爲大家眼中的成功者,多數註定平凡。

所以,成功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在過程中學會成長,成就幸福的自己。

同樣的,讓孩子學習是爲了更好提升他的自我認知和眼界,讓他學會自我教育和主動學習的能力,而不是爲了拿高分,然後考個大學,找個不相干的謀生工作。

更不是爲了攀比和打敗別人。

因爲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氣質,很多時候並不具有可比性。

孩子的優秀也不是比出來的,而是在教育環境的薰陶中漸漸養成的。

學過兒童心理、瞭解育兒知識的父母,重視的是自身行爲和觀念對孩子的潛移默化影響。

他們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及時引導和放手,注重孩子健全的身心培養,讓他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而那些不瞭解兒童發展特性的人往往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來強行控制孩子的行爲,使他們發展受限,產生心理疾病,導致大人和小孩都很痛苦。

03

有句話叫"越無知,越固執。"

無知的人越容易憑直覺來進行思維判斷,盲目自信,自以爲是。

如果我們在一個區域內的能力低於平均水平,就無法判斷到自己的實際水平,容易產生認知偏差。

人們常常被錯誤的認知所誤導,產生指導性的思維和行爲錯誤。

早在嬰兒時期,我們就有了許多錯誤觀念的直覺。

比如,剛出生的嬰兒以爲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以爲媽媽的存在是用於爲他服務的。

再大一些,幼兒會傾向於把事物存在和發展錯誤地歸結到意圖性、功能性和目的性。

比如,你問一個孩子:"爲什麼樹會產生氧氣?"

他很可能會說:"因爲這樣動物才能呼吸呀。"

這就是典型的"目的性導向"推理,通過一個結果來推斷原因。事實上,植物產生氧氣是由於光合作用。

從小就有錯誤的意圖,長大後"目的性導向"的推理又自然而然成了我們主要的思維方式。

人們常常會無意識地利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經驗,帶着目的來推斷一個未知的領域,以此來主導我們的判斷和行動。

我們要做的是學習和教會孩子突破這樣的侷限,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04

波士頓大學的心理學家曾與同事一起做過一項研究,他們請了80位地球科學家、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判斷100個陳述句的正誤。

在這些陳述句中,凡是以目的性爲導向的推理都是錯誤的。當這些科學家在要求答題時間爲3.2秒/題時,他們的錯誤率從15%升高到了29%。

在"目的性導向"的誤導下,即使是科學家也會出現推理錯誤,更別說普通的我們了。

人如果帶着很強的目的性去做一件事,往往就很容易出現錯誤:偏離軌道、背離初心。

當大人的教育意圖太明顯,就很容易偏離了教育本質。

我們的初心都是希望孩子可以獲得真正的幸福,但我們卻總是在教育中急功近利。

我們會要求孩子爲我們爭光,出人頭地。於是,處處拿孩子跟別人比,希望他比別人強。

當我們把這些觀念和焦慮傳遞給了孩子,就已經讓孩子早早陷入了壓力與功利的包圍中,在迷失自我中痛苦迷茫,走了彎路甚至錯路。

05

因爲不瞭解孩子,在教育剛開始時我們很容易產生盲目的自信,想當然地期望自己的教育效果立竿見影。

是我們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優越感,居高臨下,對他們進行干涉、指揮、操縱、過度照顧和安排。

我們沒有想到,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壓抑和扭曲了孩子的自然天性,阻礙了孩子的正常健康成長,由此招致孩子消極或積極的對抗,導致了許多教育問題。

只有當我們擺正了教育的位置,認識到自己的認知時,纔不會主觀粗暴。我們會努力去了解孩子成長的過程與規律,瞭解他的心理需求與發展。

這樣我們才能避免武斷,學會尊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和幸福感,淡功利,重成長。

因爲教育的意義不在於讓孩子獲得多麼突出的成就,打敗多少對手,而是培養他正確的三觀、健全的身心和自我實現的能力。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力。

(圖片來自於網絡)

(來源:素質教育觀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