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街道翰林街社区地处古槐街道东南部,东起一天门街,西到古槐路,南起太白中路,北至财神阁街、临清卫街。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居民1392户,总人口4862人。

翰林街位于太白楼以北,明朝前称为太白楼南北街,明崇祯四年(1615年)翰林杨士聪居住于此,遂改名为杨翰林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更名太白楼迤北南北街,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更名杨翰林街,1950年称翰林街,1966年称抗大街,1982年称翰林街,现属翰林街社区。

“慈孝兼完”牌坊位于翰林街,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旌表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敕建的“节孝坊”。因石坊中间横额上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得名。慈孝兼完牌坊座东朝西,宽8米,高7米,通身为全石仿木结构,中间两根坊柱上,前后两面分别刻有“天姥三贞垂万古,女宗九烈表千秋”和“柏节凌霜经四起,兴风寒裸抚三极”的对联。牌坊上下采用浮雕、透雕、圆雕三种工艺精工细刻,各种人物故事、动物、飞禽走兽图案造型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

牌坊高层为重檐古楼式盖顶,盖顶支柱中间为刻有“圣旨”二字的悬匾,顶层飞檐东西两面是四挑立式斗拱,南北侧面各有三挑相对较小的立式斗拱。第二层为主横梁,东西两面皆为“二龙戏珠”浮雕,是象征阴阳相合、家庭和美的吉祥图案。第三层为工部郎中史大伦所书大型匾额,西面为“慈孝兼完”,东面为“数奇添贞”。第四层两面雕有状元出行图,城池人物,寓意孙氏夫人教子有方。第五层两面皆书“敕建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节孝坊”等字。最下一层为“祥云焕彩、神龙衔瑞”浮雕,云朵游龙一体,姿态各异,用彖体书写的“福禄寿”等字的三个方形图案均匀分布其中,点明吉祥主旨。本坊的第二层叠楼,南北两侧大斗拱共有12挑,小斗拱共有6挑。第三层叠楼,12个挑檐脊上雕有48个神兽。侧门柱两侧立有4尊石狮,正面皆是牛头式门鼻门环图案,两侧各雕中国传统名花一株,有牡丹、梅花、菊花、兰花、水仙、荷花等8种。慈孝兼完牌坊已经历200多年,大部保存完整。

翰林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故里。前期,乔羽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家喻户晓的作品。改革开放后,创作的《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作品广泛流传,有“词坛泰斗”之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