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飽了宮鬥劇的情節、對玄幻IP大失所望,被主旋律劇霸屏的背景下,《悍城》上線開播爲觀衆帶來一味調味劑。李光潔和袁文康主演了一部以警匪爲線索的懸疑劇成了當下在播劇中的一抹亮色。

《悍城》不同於以往的警匪劇,它將環境放置在了東南亞國家的監獄裏,雙男主的劇情分別以犯人和監獄長的兩種身份展開,從介紹中來看這部劇以販毒爲大背景,不過在環環相扣的懸疑劇情中,在李光潔和袁文康的互相較量中,這一點還沒有正式登臺。以警匪和販毒爲元素,這在國產劇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角度,不過《悍城》中的“黑幫”劇情的涉足倒是國產劇的一個新突破。

觀衆對於《悍城》的評價趨於兩種極端,一類人覺得這部劇的懸疑情節略顯得單薄,在前兩集的劇情中背景環境交代得太瑣碎讓人摸不清頭腦,沒有繼續追劇慾望,而另一類人則對這部劇寄託了很大的期待。小編粗略地看了兩集,單從網劇所展示出的電影質感就被深深的折服。

從總體質量上來說,《悍城》比起今年的很多國產電視劇還是要精彩許多。它的監獄情節的拍攝風格頗有美劇的感覺,有很多人說從中找到了《越獄》的影子,導演在對監獄的情節設置和拍攝手法上沒有少從經典作品中借經驗。而關於黑幫元素這一板塊,在不少時候都能看到港劇的色彩,尤其是械鬥場面帶來的氛圍與電影拍攝手法一結合,大片感撲面而來。有一點遺憾的是劇中“拳拳到肉”的單人打鬥戲在動作的美感上稍顯不足,從整體效果來看這些打鬥場面還不夠精彩。

劇情的前兩集都是對整個故事的背景鋪設,着重刻畫了幾個重要角色的人物形象,在劇情上來說確實有些散,進度也有些慢。不過在看到總共24集時,也有不少觀衆對這部劇的情節放下了心。短小精悍的體量沒有給劇情太大的注水空間,這也保證了每一集的劇情都會足夠精彩。《悍城》的硬傷就在於後期配音對不上演員的口型,好在這一缺點也被演員的演技慢慢沖淡。

《悍城》給自己的定位是“警匪”+“懸疑”,從元素上來看,作爲一個警匪片它已初具雛形,而懸疑色彩還需要劇情的推動來增色。在已經播出的劇情中埋下了許多種子,只希望後面的劇情足夠精彩,能讓觀衆大喫一驚。

今年的懸疑劇的帷幕剛被《悍城》拉起,下半年裏還有《破冰行動》《原生之罪》《無主之城》等等劇作在排隊等待上線,《白夜追兇2》的拍攝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懸疑”這一題材裏,很多人在等待着這些劇會有一些新的突破。

最近幾年懸疑劇的優秀作品不勝枚舉,也正是這些作品已經基本完善了懸疑劇的體系,懸疑劇類別的框架已經落成。

在現代背景中的懸疑劇大多以警匪線推進,畢竟謹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編劇們還是秉承着警察叔叔解決一切的原則,也正是警匪的元素誕生了過去幾年最熱門的懸疑作品,諸如《白夜追兇》《心理罪》《無證之罪》和《法醫秦明》等,警察、法醫是最高頻接觸刑事案件的人,也成了懸疑片裏腦子最靈光的存在。恰恰有一部劇不走這類的風格,《殺不死》以普通人的角度切入,莫名的被捲入一樁離奇的經歷中,也正是這部劇打破了最近幾年懸疑劇嚴肅的風格,以喜劇色彩來講述懸疑故事。

而民國風情裏在抗戰背景下的諜戰片成了懸疑劇情的主流,諜戰片有不少,優秀作品也很多,但《和平飯店》還是以劇情流成爲佇立在懸疑類電視劇中的翹楚。民國時期的作品都少不了抗戰的元素,爲了跳脫出這個元素,那就只能以奇人異事的角度來敘述了,無論是《無心法師》還是《河神》,一本正經捉妖的無心和郭德友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古裝懸疑其實開闢了國產懸疑劇的潮流,大家記憶力最深刻的破案除了包大人那必然是狄仁傑了,至今這個元素也沒有過時,除此之外就是民間的奇聞異事,《濟公活佛》《怪俠一枝梅》都在遊記探案中頗有造詣。現在再對古裝懸疑的創新都集中在了玄幻元素上,《鳴鴻傳》咋咋呼呼地將包拯植入三界軼事裏,仙、人、妖的恩怨爲民間懸案更添奇幻的色彩。

話這三大類別中,《靈魂擺渡》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在現代社會里以古老的見聞來破解一段謎情講述一個故事,受《靈魂擺渡》的啓發,《鎮魂街》的影視版應運而生,而《鎮魂》對此又做了一個新的突破,從警察和大學教授的視野出發融入了奇人異事的元素,又牽扯出了前世今生,錯綜複雜的情節設置融進一部劇,反而淡化了懸疑的色彩。

在未來的懸疑劇要如何創新確實是一個問題,有不少劇裏都喜歡用上多重人格來爲劇情增加亮點,在一部劇中對演員的演技挑戰成爲了整部劇的賣點,《白夜追兇》恰恰是以潘粵明的演技引發大家的關注。後續也有很多劇應用上了這種手法,但成功卻不那麼容易複製,要在劇本上創新還是要借鑑《殺不死》,在現代環境裏以普通人視角去看待錯綜複雜的故事還值得深入挖掘。

要拍好一部懸疑劇的失敗率其實很低,建立在一個優秀的劇本之上,只要演員演技不崩,導演在拍攝時將道具、場景等細節上做得細緻一些,很容易收穫觀衆的好口碑。在一衆的電視劇中,懸疑劇的題材不受題材限制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在劇情的案件裏連帶着反映一些現實問題就能迅速的拔高這部劇的境界,犯罪過程中所體現的人性更加的直白且深入人心。有了現實意義的加持後這部劇就能輕鬆地被觀衆捧上神探,雖然《明星大偵探》並不在電視劇的範疇裏,但懸疑的主旨不變,在沉浸入線索的同時觀衆也爲劇情所感動。無論綜藝還是電視劇,在情感的表達上是共通的。

雖然懸疑劇要拍好不難,但要拍火也實在不易。懸疑這一類題材在受衆上有很大的限制,將各個觀衆羣體劃分明晰才能保證這部劇最大程度的被觀衆接受。《鎮魂》抓住了90後年輕女觀衆的賣點,雖然在製作上有塊短板,但在營銷過程中對準了觀衆的胃口,它就能爆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