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青藏高原東部,在整個西南,貢嘎山卻足以傲視羣雄,獨領風騷—它的高度比西南地區的第二高峯,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高出816米。也許正是受到這種視覺上的“欺騙”,20世紀30年代,聲名顯赫的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便一度認爲貢嘎山將取代珠峯,成爲世界第一高峯,並興奮地向全世界宣佈他的“新發現”。

撰文/李忠東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衆所周知,四川是一個多山的地區,它的地貌特徵就是中間一個大盆地,四周環繞着高大的山脈。難怪唐代大詩人李白要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之難,難就難在羣山阻隔,所謂“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

那麼,四川如此多山,誰纔是蜀山之王呢?你可能會說:非蜀山莫屬!確實,李白還有一句名句:“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說明在古人眼中,蜀山之王是峨眉山。但在現代人的心目中,貢嘎山纔是當之無愧的蜀山之王。

蜀山之王;

西南第一峯;

橫斷山最高峯;

中國最美的雪山之一;

世界上著名的高峯之一;

位於四川省西部的貢嘎山,又稱“木雅貢嘎”。“木雅”既是族羣名稱,又是地域概念。作爲族羣名稱,它特指生活於貢嘎山地區的康巴藏族,即木雅人;作爲地域概念,它又特指木雅人所生活的這個地區。“貢嘎”在藏語中是“最高的雪山”的意思。在當地人心中,貢嘎山是代表着某種精神和神性的“羣山之王”,有人稱它“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間”。

攝影/李忠東

貢嘎山之所以能稱王,

得益於它的“四大絕技”——

高大、奇崛、驚險和神祕。

貢嘎山主峯海拔7556米,在青藏高原,這一海拔高度並不算突出,因爲在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8000米級的山峯就有14座。但在青藏高原東部,在整個西南,貢嘎山卻足以傲視羣雄,獨領風騷—它的高度比西南地區的第二高峯,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高出816米;比四川的第二高峯,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高出1306米。可以說,貢嘎山在整個西南地區,卓爾不羣,一枝獨秀,無出其右。

貢嘎山不僅海拔高,而且看起來也很高。它從幾百米的四川盆地邊緣拔地而起,與四川盆地的高差近7000米,是地球表面除海溝以外,最深的地方之一。在這裏,地形的爬升不是像臺階一樣逐級完成,而是呈一條陡立的直線,山體驟然而立,在極短的距離內扶搖直上幾千米,從盆地到雪山,從平原到高原,直接而迅速。也許正是受到這種視覺上的“欺騙”,20世紀30年代,聲名顯赫的美籍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便一度認爲貢嘎山將取代珠峯,成爲世界第一高峯,並興奮地向全世界宣佈他的“新發現”。這顯然是一個美麗的“烏龍”事件。

攝影/卞玉鵬

貢嘎山具有巨大的攀登難度和極高的登頂死亡率,被登山家稱爲“山難大全”讀本。其登山死亡率遠遠超過珠峯的14%和K2峯(喬戈裏峯)的30%,僅次於梅里雪山和雅拉雪山。同時,貢嘎山因處於華西雨屏帶,峽谷縱橫,羣山遮攔,雲霧繚繞,是最難見尊容的雪山,充滿了神祕感!

攝影/王小亮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貢嘎山便已成爲世界關注的名山。奧地利人勞策、英國人普拉特以及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都曾把腳印和身影留在貢嘎山。在此之後,有一句名言盛傳於登山界——“花錢可以上珠峯,但上不了貢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