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大國際指數全部納入A股! 千億北上資金“助攻”,市場再迎重磅利好

繼MSCI和富時羅素指數之後,標普道瓊斯指數也宣佈納入A股,自此,三大國際指數全部納入A股。

據媒體報道,9月6日,1099只中國A股正式納入標普新興市場全球基準指數(S&P Emerging BMI),該決定於9月23日開盤時生效。1099只A股中,含147只大盤股,251只中盤股,701只小盤股,不含創業板股票。

以25%的納入因子納入之後,A股在標普新興市場全球基準指數中所佔權重爲6.2%,中國市場(含A股、港股、海外上市中概股)在該指數佔權重36%。

標普道瓊斯指數表示,在9月23日生效日之前,納入名單和權重還會有所變化,投資者仍以最終名單爲準。

此外,標普道瓊斯指數官網還表示,暫不納入創業板,納入創業板之前會就此向市場參與者徵求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下半年,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就曾公開釋放信號,擬將合格中國A股納入新興市場分類的全球基準指數。

2018年12月5日(美國當地時間),標普道瓊斯公佈了其2018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宣佈將可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機制進行交易的合格A股納入其全球旗艦指數體系,分類級別爲新興市場。

2018年12月31日,標普道瓊斯指數正式公佈了入選的A股上市公司,總計1241家A股上市公司入選。按照25%的納入因子,A股在道瓊斯標普全球基準指數(Global Benchmark Indices)的佔比爲0.57%,分類爲“新興市場”。

9月將迎外資大規模流入

從近期國際三大指數提升A股權重路徑來看,9月份將會是外資大規模流入的時點。

一方面,MSCI提高二次納A因子權重,將A股納入因子從10%提到15%,年底之前再進一步提到20%;8月24日,富時羅素也公佈計劃將中國A股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15%,這一結果在9月23日正式生效。

再加上同樣在9月23日生效的標普道瓊斯指數納入A股名單,這些舉動均有望爲A股帶來增量資金。

國海證券預測,三大指數納入A 股帶來的千億增量資金。

“據央行最新公佈的外資持股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上半年,境外機構持有A 股總規模1.65 萬億元,佔A 股流通市值比繼續提升至3.72%;8-9月國內市場將迎來三大指數的同步增持,保守估算將合計吸引超過2000 億元的增量。”國海證券表示。

北上資金“潛伏”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二季度的“低迷”,進入9月份以後,A股市場顯著活躍,北向資金已連續6個交易日實現淨流入。Wind數據顯示,9月份以來(即本週),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280.09億元。

截至9月6日,滬股通可用額度佔比爲11.25%,深股通已用額度佔比6.29%。

整體來看,外資機構偏愛大盤股,包括消費、金融、醫藥和高成長性的科技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滬股通持股市值最高的莫過於貴州茅臺,外資持股市值高達1169.07億元,佔流通股的比例高達8.13%,其次是中國平臺,外資持股市值爲666.11億元,佔流通股比例6.89%,第三名是恆瑞醫藥,外資持股404.91億元,佔流通股比例爲11.71%,第四名是招商銀行,持股市值316.69億元,佔流通股比例爲4.32%。

不過,滬股通中,外資持股比例最高的卻是上海機場,外資持有其24.17%的股份,持股數量爲2.64億元,持股總市值223.13億元。

深股通中,外資持股市值最高的前四大個股分別爲美的集團、五糧液、格力電器、海康威視,持股市值分別爲544.11億元、405.57億元、402.27億元和193.95億元,佔流通股比例分別爲14.51%、7.52%、11.35%、6.27%。

外資持股比例最高的是華測檢測,持股市值爲42.37億元,持股數量佔流通股比例高達22.75%,佔全部A股比例爲20.66%。值得注意的是,華測檢測自2019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高達81.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