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年輕人出現語言貧乏的問題,70.9%的受訪者認爲是由於互聯網時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簡潔的表達,65.4%的受訪者歸因於同質化表達、全民複製的網絡氛圍。因此,對於網絡語言,沒有必要一味地排斥,畢竟它是網絡時代的產物,簡單、直接地表達也是順應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它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一定的社會土壤之上成長出來的。

與書信時代相比,網絡時代爲人們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即使遠隔萬里,也能隨時視頻連線,分享手機兩端的點點滴滴。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環境下,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使用網絡用語傳情達意。

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網絡語言雖然有時幽默活潑,但也存在缺乏文化內涵的問題很多習慣於使用網絡用語的年輕人,語言越來越貧乏。

最近,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了。受訪者認爲,年輕人語言貧乏的表現是基本不會說詩句和不會用複雜的修辭手法。對於年輕人出現語言貧乏的問題,70.9%的受訪者認爲是由於互聯網時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簡潔的表達,65.4%的受訪者歸因於同質化表達、全民複製的網絡氛圍。

人類發展的歷史,離不開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字不僅是交流的工具和渠道,更蘊含着一種文化,是我們可以繼承過去與實現未來發展的重要載體,如果沒有語言和文字,可想而知,我們將認不清自己的過去,未來也將成爲“空中樓閣”。

網絡語言,是網絡時代的產物,可以有所創新,但也要融入我們一脈相承的文化血脈當中。否則,網絡語言也終將只會曇花一現,難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慶幸的是,一方面是76.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另一方面,75.2%的受訪者建議年輕人訓練自己的語言邏輯。所以,強化語言邏輯素養,大多數人還是認同的。

要做到這些,對個人來說,學會獨立思考,訓練自己的語言邏輯,十分重要;對社會來說,創造一個鼓勵多元化表達的環境和氛圍,引導大家多讀經典之作,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介紹優秀傳統文化,這些也都將爲網絡語言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對於網絡語言,沒有必要一味地排斥,畢竟它是網絡時代的產物,簡單、直接地表達也是順應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它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一定的社會土壤之上成長出來的。

同互聯網一樣,網絡語言也是新興事物,也需要更多引導,讓它走在正確軌道上,便能爲人類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網絡語言是一種文化表現形式,我們期待它能湧現出更多擁有正能量的流行語,豐富人類的語言體系,爲人類文明的長河做有益的註腳。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製作團隊

編審丨周宏彩

校對丨孫澤月 李楠

編輯丨劉晨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