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好娈童的张岱,会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吗?

文/王晓丰《红楼梦断三百年》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谁的问题人们一直在争论,到目前为止一共找到了120多个“曹雪芹”来!在“曹雪芹”的候选人中,张岱是个热门人选,这又是何方神圣?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人。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久居杭州。

明亡,避居剡溪山,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之中,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

张岱曾说过自己:“张子志在补天。”(《越山五佚记》),然而辅助南明鲁王的失败令他感到 “臣志欲补天,到手石自碎。 ”这与《红楼梦》第一回里通灵宝玉无材补天的说法很接近。

于是有人找到了很多《红楼梦》中的内容与张岱写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了很多相似地方。比如史料记载“岱累世通显,服食豪侈”,他自幼过着极为富贵的生活:“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张岱还自称:“余生钟鼎家,向不知稼穑。米在囷廪中,百口从我食。婢仆数十人,殷勤伺我侧,喜则各欣然,怒则长戚戚。”说明他家日子确实非常奢华,然而那时他家上上下下也不过上百人,仆人才数十人。不过上百人的大家庭与贾家几百上千的下人是无法相比的,当然了,这可以理解为张岱进行的艺术加工。

张岱还有一点非常让人吃惊,他对明末的“东林党”非常痛恨,这与《红楼梦》中透露出来的思想很接近。

在王晓丰的《红楼梦断三百年》系列丛书中介绍,此书隐写的是明亡史,其中王熙凤的原型,应该是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我们发现作者对凤姐这个角色相当偏爱,说明作者对魏忠贤是肯定的,这非常让人困惑。

然而张岱曾经写过一出戏,大骂魏忠贤残害忠良,祸国殃民、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可耻下场,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

魏党败,好事者作传奇十数本,多失实,余为删改之,仍名《冰山》。城隍庙扬台,观者数万人,台址鳞比,挤至大门外。一人上,白曰:“某杨涟。”口口谇(言察)曰:“杨涟!杨涟!”声达外,如潮涌,人人皆如之。杖范元白,逼死裕妃,怒气忿涌,噤断嚄唶。至颜佩韦击杀缇骑,嘄。

这是说在魏忠贤死后不久,张岱创作戏剧《冰山》大骂魏忠贤残害忠良,而这些忠良就是东林党人!所以张岱的政治立场很奇怪,两边都骂!真是大明上层没好人了。

从王晓丰公布的一本《红楼梦》新钞本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明末著名的大将袁崇焕非常推崇,认为他是大明的根基,他被崇祯冤杀了,于是大明很快也就完了。然而张岱却不是这样看的,在他的《石匮书》中是这样评论袁崇焕的:

石匮书曰: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这是在诬蔑了,御史侯恂曾上奏曰:“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熹宗实录卷十八)。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著魅著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亦犹之毛文龙以么魔小卒,焉可上比鄂王!论者乃取以比拟,不特开罪鄂王,亦且唐突秦桧矣。

张岱得出一个结论:袁崇焕比秦桧还不如!所以非常遗憾的是,他应该不会是曹雪芹,他既大骂魏忠贤,也大骂袁崇焕,还大骂“东林党”,是个很能骂的家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