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到了一年一度體檢季,前幾天網上有個話題特別火,討論的是「90後不敢看體檢報告」,

年紀大了,人就變慫了,曾經不知天高地厚的90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害怕脫髮、害怕腰廢,現在又多了一項——害怕看體檢報告,

至於爲什麼不敢看體檢報告,理由很扎心:

總熬夜晚睡,甚至通宵玩手機:

愛喫甜食,變得臃腫,也很不健康:

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就怕萬一查出有什麼病:

還有網友調侃:@橘魚籽米:我連體檢都沒去。。。@威力果鍋是學渣:年年尿酸高,身邊好多年輕人痛風@嘀哩哩鐺鐺:我檢查完報告都沒去拿@夏天的雪-蒙奇奇:體檢一次就是對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考驗一次[允悲][允悲][允悲]記得去年體檢差點把自己嚇死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的一個段子:

“媽媽勸我不要再抽菸喝酒了,不然體檢的時候一定會查出病來的。聽從了媽媽的話,我就再也沒去體檢過。”

這種“鴕鳥心態”,戳中了不少90後,

沒事絕對不體檢,就怕一體檢全身都是病。

基本總結就是,不體檢=不知情=不恐懼=湊乎活着吧。

02

那這是不是就代表90後就不注重健康,隨波逐流了呢?還真不是。

90後的惜命和動盪不安在養生上體現得淋漓至盡。

喫火鍋配酵素,保溫杯泡枸杞,熬夜敷面膜,蹦迪加護膝,一邊造一邊護,

朋克養生,說的就是現在的90後了。

阿里健康發佈的《2018年度健康消費報告》顯示,30歲以下的健康消費人羣佔比已經超過50%,

也就是說,90後其實是互聯網平臺健康消費的主體,

在所有健康產品中,即食保健品的購買人數增長明顯,90後在這類產品上的購買力與80後的相比,差距已經很小。

最受歡迎的保健品還是人盡皆知的那幾樣:阿膠、枸杞和紅棗。

除此之外,90後的危機意識和風險意識也在與日俱增。

中國人壽聯合支付寶共同推出的“全民保·終身養老金”上線一週年數據顯示,22歲-32歲的客戶投保件數最多,28歲達到峯值。

也就是說,在70、80後眼裏還是小屁孩的這羣人,竟然已經開始考慮給自己買養老金了?

另外,在之前公佈的《90後保險大數據報告》中顯示,

90後平均持有4張保單,並且自主篩選能力強,購買決策比80後平均快3.6天,特別是二三線區域,90後保民增長速度迅猛。

所以說,不敢看體檢報告的90後,有着自己的健康觀。

03

有人說,成人年的崩潰是從看體檢報告開始的,

但其實有一個辦法是可以使這種焦慮得到緩解,而且能讓我們更平靜地接受體檢結果,那就是買保險,

不僅是因爲它給了我們擁有與疾病抗衡的經濟支撐和勇氣,還因爲保險確實已經變成了90後的剛性需求,爲什麼這麼說?

一,怕生老病死。

上面也已經講過了,曾經張揚、喪喪的90後陸陸續續開始忙着佛系養生,

當然這並不代表90後沒有拼勁沒有活力了,而是殘酷的現實和無處不在的焦慮、不安全感,讓他們認慫了!

他們往往從微博、朋友圈看到同齡人剛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或者罹患癌症拼命與病魔抗爭,才發現疾病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實則很近很近。

有健康報告數據顯示,

18-29歲受訪者中有66%的認爲自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有42%受訪者擔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29%受訪者認爲自己有睡眠障礙,

而相對的,30-39歲受訪者普遍低於這一比例。

過去這一兩年,接連不斷的刷屏文章彷彿一根不斷繃緊的弦兒,提醒着90後們,“你老了”,

比如之前刷屏的上海28歲金融女患癌事件,讓我們突然意識到癌症原來離得這麼近,

原來年輕,並不等於就擁有了對死亡的豁免權。

蹦迪的舞步還沒停穩,90後們就不得不面對生活的圍追堵截,

去醫院體檢,隨便查一查,有乳腺結節,甲狀腺也有結節,血液指標還不太對,體重還有點點超標。

子宮肌瘤也不是中年少女的專利,20多歲的小仙女也會不幸中招;高血壓糖尿病也不再是老年病,20幾歲的小鮮肉也比比皆是,

以上種種,讓90後們不得不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以及規避風險的重要性。

二,責任和擔當。

“421”家庭結構下,經濟壓力大、家庭責任重,成了90後買保險的另一原因。

不要覺得“中年危機”只會出現在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身上,90後也會有“30歲危機”,

現在,第一批90後已經奔三了。30歲就像是一個分水嶺,撲面而來的是你還沒來得及坦然面對的壓力。

很多90後會感慨,明明自己才二十幾歲,明明也是剛畢業沒幾年,怎麼就要開始做一個大人了,需要成爲兩個家庭的支柱,撫養孩子和老人。說不焦慮,那肯定是假的。

到了一定的年紀,你就會發現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的歲月靜好,所謂的歲月靜好,很有可能就會被一場疾病給打敗,

而這裏最可怕的不是自己生病,而是父母生病。

大多數90後,父母現在的年紀都在5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很多疾病都開始初見端倪。

之前竹子公司的一個小姑娘,畢業幾年工作都一直順風順水,和同齡人比較已經算非常不錯了。可就在這個時候,她爸爸突發腦出血。

我不知道在她回家的這一個多月裏,究竟經歷發生了什麼,只是當她再次回到公司的時候,似乎像變了一個人,開始計算每天的開銷,開始上下班乘坐地鐵……

一張住院收費單據,很有可能擊倒一個家庭。無論月薪多少,不管在過去攢了多少錢,在疾病面前,都顯得不堪一擊。

而90後,正在成爲這個家庭的頂樑柱。

暴走大事件裏王尼瑪說過這樣一段話,他說:

如果要給絕大多數的80,90後一個整體的印象,可以這麼說,他們是剛一就業就被延遲退休,他們是幹二十年都買不起房、結不了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

生活本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而保險或許就是最好的減壓工具。

我們並不指望用保險金髮財致富,但它能保證,在任何風險到來的時候都不至於讓自己或家人因此受到拖累,甚至一夜負債/返貧。

2019年過去一半,在這半年多時間裏,其中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你家在用什麼保險啊,”

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一是通過他在使用的保險和保額可以反推出他的經濟實力,比如動輒每年交個好幾萬用高端醫療的大佬,那一定是真大佬了。

二是通過他對保險的認識,可以看出他對家庭和責任的概念。

大家不妨可以驗證一下。

04

90後要買保險已經是確定的事了,那90後買保險又有哪些優勢呢?

除了保障時間長,身體狀況更容易通過投保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保費低槓桿高,

譬如同樣20萬保額,50歲買的保費可能是20歲買的3倍,而且還有保額和健康限制。

所以說,越早買越好。越早買,主動權越掌握在自己手裏。

試想一下,50歲以後買重疾險,心意是好的,但是真心沒啥可選的了:

1.費率高,槓桿低;

2.健康告知可能過不了;

3.最高也就買個10來萬,意義不大。

最後,因爲90後在經濟基礎等方面還有所限制,所以,竹子整理了以下幾個小tips供小可愛們參考,或許有用:

買相對比較純粹的重疾險,別又要分紅又要返本又要高保障還不能太貴,世界上沒有那樣的東西;

在保險支出的比例上,最好設立固定比例的保險基金,專款專用。如果是單身,可用個人年收入的10%作爲購買保險的基金;如果已婚未育,可用夫妻年收入的15%購買夫妻二人的保險;如果已婚已育,可用夫妻年收入的20%購買一家三口的保險。當然了,保險基金的具體比例,需要根據個人和家庭的收支情況具體分析,但一定要有設立保險基金、專款專用的意識。

重疾險和防癌險相結合,重大疾病理賠裏面60%-80%都是癌症,單買防癌險還比重疾險便宜一點,所以,全買重疾險覺得喫力的話,再搭配些防癌險做補充;

保險期間混搭,終身比70多歲貴小一倍,除了重疾防癌混搭,還可以終身定期混搭,你說純買定期可以嗎?最好不要,因爲將來再買終身的費率越來越高;

選長一點繳費期,比方20年,減輕每年繳費壓力,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還提供30年甚至終身繳費;

如果以上產品都買齊了,還是覺得不夠,那麼可以買一些短期防癌或重疾險,如一年期的,但是,絕不可以將短期產品作爲唯一的保障,這樣不保險,短期產品只能作爲補充和輔助。

這幾條原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挑選。

05

歲數越大,越能聽到類似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這樣的吐槽,

但其實不是的。成年人的世界,容易胖,容易老,還容易死。

前幾天,看到知乎一位26歲,很可能得消化道癌症的姑娘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年輕人得癌症是什麼樣的體驗?

高贊回答來自一位同樣患癌的年輕人:年輕得癌症就是……我的一生都被毀了。

多麼讓人唏噓啊。

生命有時候真的很脆弱,死神更不會因爲你還年輕,就放你一馬。

所以,守護我們的健康,除了爭取多喫幾次健康餐,多睡幾個養生覺,多做幾次運動外,

別忘了,趁着年輕,培養培養自己的風險意識,備好保險,輕鬆迎接接下來的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