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衆人皆不看好的眼光裏,雞蛋價格北方產區局部一些高價區小幅度下調,全國大部分產銷區,竟然出人意料的穩了。

昨天我將上週推文發至各個微信雞蛋羣裏,可能有人看了我的推文,居然傻傻的問了一個問題,說2017年上半年蛋價下跌究竟是不是因爲“人感染禽流感”?聽了也是醉了,導致2017上半年低谷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這個原因是關鍵因素,不至於僅僅事隔一年就模糊起來了吧?

我跟朋友感嘆,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前面推文我曾經說過,所謂的“今年清明節蛋價大跌深跌”的推理大概來自於,2013、2015、2017三個年份同期的蛋價走勢,按照這個規律,2019清明節蛋價下跌貌似“不可避免”,既然這樣,爲何不早點跌,跌快點,所以,中間環節就能再次重演春節期間的伎倆,來個節前先跌,因爲按照一般規律,過節期間,出貨環節即便是跌成狗,批發和零售萬萬是跌不下來滴!

但我也多次跟大家強調過,13、15、17這三個年份,之所以清明節前後蛋價下跌,主要原因是,背後都活躍着對蛋價十分致命的“人感染禽流感”這個惡魔的身影(懷疑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即便是這樣,能真正稱得上“大跌深跌”的,也就是17年同期,並且前提是,17年同期之前有個非理性的短期大幅度拉漲!13和15年份,即便是跌,幅度也極其有限。除此之外的14、16和18年度,清明節後居然都是上漲的!

讓老井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讓最近蛋雞圈恐慌莫名的“清明節蛋價大跌深跌”這個言論究竟是怎麼炮製來的?我能想到的解釋的是,製造這個恐怖預言的人,大概是成功的預測了今年春節前後的蛋價低谷,加上中間環節掌握的話語權,添油加醋的誇張一番,利用了出貨環節“賣跌不賣漲”的心理,爲中間環節貨源日漸緊缺的“收貨難”加分而已!

我多次跟大家強調,除了那個荒誕的、自以爲是、想當然的推理,所謂“清明節蛋價大跌深跌”,根本說不出個清晰的來由!倒是,日漸好轉的宏觀經濟,逆市而上,價格居高不下的豬肉、蔬菜和肉雞,對蛋價利好已經形成重要支撐態勢!況且,儘管年後蛋價一漲再漲,但大部分產區3.2-3.3市斤左右的雞蛋價格,根本算不算高價,甚至還是個白菜價,就這樣還要“大跌深跌”,沒睡醒吧,發什麼癔症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