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白兔湖關於實控人回購股份並向機構支付回購款一案終於告一段落,有市場人士將該案稱之爲首例法院判決實控人回購新三板公司股份案。除了訴訟風波外,在短短3年的時間內,ST白兔湖從盈利超過0.4億到虧損達1.1億,公司的發展顯然陷入了困境。

  安徽白兔湖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白兔湖,證券代碼:430738)成立於2010年4月8日,並於2014年4月30日在三板掛牌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內燃機氣缸套、活塞、曲軸及氣門座圈等產品的研製、開發、製造及銷售。公司目前擁有3項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均爲公司自主開發。公司“白兔湖”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爲“中國馳名商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等均爲汪舵海。

  一審二審結果不一,實控人最終被判回購股份

  2015年4月21日,上海元優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元優”)與ST白兔湖簽訂定向增發認購意向書。上海元優以現金出資760萬元認購200萬股增發股份。

  同時,公司向定增投資者出具了《業績和做市承諾書》。

  ST白兔湖在業績承諾中提到保證公司2015年度淨利潤不低於4000萬元人民幣。若未達到,則本次定增對象均有權自行選擇現金補償或份額補償;ST白兔湖在做市承諾中提到若公司在2015年12月31日之前,未能變更交易方式爲做市交易併成功實現做市,則定增對象有權選擇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他股東(做市商除外)回購定增股票或現金補償。

  由於公司實控人汪舵海並未在《業績和做市承諾書》上簽字,因此埋下了不小的隱患。

  2015年,白兔湖淨利潤暴增超過4000萬元,完成了業績承諾。然而,直到2016年2月3日,白兔湖的交易方式才由協議轉讓變更爲做市轉讓,似乎超過了做市承諾的截止日期。

  對於業績承諾方面,各方都認可了公司的完成度。但是對於是否完成做市承諾,上海元優和ST白兔湖卻有着截然不同的觀點。

  上海元優認爲,出具《業績和做市承諾書》時,汪舵海是ST白兔湖的絕對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承諾書體現汪舵海的意志,其中對控股股東承諾的條款對汪舵海具有約束力,汪舵海應按照承諾書履行承諾,承擔責任。汪舵海則稱,《業績和做市承諾書》是公司作出的承諾,並非其個人作出的承諾,因此無需代替公司對外承擔責任。ST白兔湖則認爲,業績承諾已經實現,做市的主要工作已經在2015年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只是做市的批覆2016年纔下來。

  由於爭議遲遲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上海元優將汪舵海、ST白兔湖告上法院。

  2018年4月16日,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書。其認爲,ST白兔湖的確違反了做市承諾,但是承諾書僅有公司蓋章確認,汪舵海並未簽字確認,因此不能視爲汪舵海對上海元優等定增股東的承諾,對汪舵海並無約束力,且上海元優要求回購股份的通知亦是向ST白兔湖提出。因此法院不予支持上海元優請求汪舵海回購相關股份,並支付其回購款881.98萬元的訴訟請求。此外,案件審理費36770元由上海元優承擔。

  然而事態並未就此終止。在一審過後,不甘心的上海元優再次上訴,而最終作爲二審法院的安徽省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和一審法院不同的判決。

  2018年9月28日,安徽省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其認爲,汪舵海是ST白兔湖的控股股東和法定代表人,ST白兔湖向定增投資者出具《業績和做市承諾書》前,汪舵海理應知悉承諾書的內容。汪舵海雖未在承諾書上簽字確認,但承諾書中關於控股股東的承諾,應視爲汪舵海的意思表示,承諾書中以控股股東名義作出的承諾對汪舵海具有約束力。同時認定,做市承諾中,ST白兔湖控股股東承諾回購定增股票的條件成立。因此撤銷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要求汪舵海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回購上海元優所持有的相應的股份,並向上海元優支付股份回購款881.98萬元。此外,汪舵海除了承擔二審案件受理費外,一審案件受理費也改由其承擔,合計達110309元。

  該判決爲終審判決。

  盈利逾0.4億到虧損1.1億僅用3年

  ST白兔湖深陷訴訟風波,其自身的財務數據也並無太多可圈可點之處。

  據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在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爲2.51億元、1.61億元以及0.76億元,公司2016年度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35.86%,2017年度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52.80%。而公司在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的淨利潤分別爲0.40億元、-0.27億元以及-1.10億元,公司在短短3年的時間裏從盈利超過0.40億元到虧損超過1.1億元。

  根據ST白兔湖最新披露的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度的發展也較爲一般。2018年上半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爲0.23億元,較2017年同期下降52.08%,2018年上半年公司營業總成本爲0.45億元,較2017年同期下降52.08%,上半年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和營業總成本均存在同比大幅下降的情況。

  2018年上半年度公司的淨利潤爲-0.22億元,雖然較上年同期的-0.32億元有所好轉,但從公司最近三年的財務數據看,公司最近三個下半年的淨利潤都是虧損的,且虧損金額越來越大,因此公司若想在2018年度扭虧爲盈着實有不小的難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