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7年起,重慶市就積極提升城市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高鐵建設“五年行動”,重慶大地交通條件的不短髮展改善,不僅推動了巴渝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切實提高的市民的人民幸福指數。重慶第一條高鐵——成渝高鐵。

“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

這是解放初期,重慶人與外地人對於重慶交通的解釋。當時的重慶廣大地區處於十分閉塞的狀態,交通成爲制約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困難,當時的重慶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只有先將交通做好。

老重慶人曾經熟悉的鉸接式無軌電車

所以,新中國成立後,重慶就開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主城重慶第一條輕軌、第一座跨江大橋、第一條高速公路等等,重慶交通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0年來,隨着交通建設一次次發展,重慶交通工具實現了“鳥槍換炮”。跨江大橋橫跨兩岸、軌道列車“上天入地”、高速立交連通山間、民航飛機蓬勃發展……現在的重慶,不僅是中國有名的“山城”,更是構建起“鐵公水空”立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從2017年起,重慶市就積極提升城市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高鐵建設“五年行動”,重慶大地交通條件的不短髮展改善,不僅推動了巴渝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切實提高的市民的人民幸福指數。

重慶軌道交通線

歷數這些年,重慶交通發展的“第一”

重慶市區第一座跨江大橋——牛角沱嘉陵江大橋

牛角沱嘉陵江大橋是渝中區連接江北區、渝北區的重要通道,也是重慶市區第一座城市大橋,1958年12月開工,1966年1月竣工。

夕陽下的牛角沱嘉陵江大橋

重慶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成渝鐵路1950年6月開工,1952年建成通車。是西南地區第一條鐵路幹線,是連接四川東西的經濟交通大動脈,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1952年,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重慶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

成渝高速公路是重慶告別沒有高速公路歷史的見證。成渝高速公路是我國最早通車的高速公路之一,全長337.5公里。是連接成都市和重慶市的交通幹道,同時還是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幾省市交通的組成部分,極大地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成渝高速公路一段

重慶第一個民用機場——江北機場

江北機場1990年投入使用,結束了重慶沒有民用機場的歷史。此後,江北機場的二期、三期、四期擴建工程使得機場越發宏偉。2017年8月,江北機場成爲我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個擁有三座航站樓、三條跑道同時運行的機場。到目前爲止,重慶“一大四小”(即“一大”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四小”萬州機場、黔江機場、巫山機場、武隆機場等支線機場)的機場格局正在形成,不斷促進重慶的經濟飛速發展

1990年,江北機場建成投用

重慶第一條軌道交通線路——2號線

2005年6月,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較場口—動物園)正式開通運營。截至去年,重慶主城已開通8條軌道交通線(包括: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3號線、6號線、4號線、5號線、10號線、和環線),運營里程長達315公里,位居全國第七位。

重慶2號線—李子壩站

重慶第一條高鐵——成渝高鐵

2015年12月,成渝高鐵建成通車,客運里程共308公里。成渝高鐵西起成都東站,東至重慶站,是重慶成都快速客運通道及重慶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帶動了高鐵沿線的城市化發展。

夕陽下的成渝高鐵

一段歷史,一段故事。重慶未來的美好發展還需要每一位重慶人民更辛勤的不斷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