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正是亂世,湧現出了衆多的英雄豪傑,留下了千古美名。其中不管是在那個時代還是如今最爲廣知就是呂布,更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稱譽流傳至今。呂布的名聲就像是我們如今選秀節目裏的“超男”,靠的是輿論傳播,在這樣廣泛的傳播中,呂布這個人物也鍍上了神話一般的色彩。

當然呂布是有真正實力的,雖然對他的稱譽有些許的誇張,但也是一場一場戰役中打出來的,在那個時期對戰西涼,呂布作爲衆多將領中的之一深受對方服氣,在西涼軍中都說他是第一高手,因此也在衆人的口碑中冠上了天下第一的名號。

但是呂布卻在戰鬥中常常失敗在一個人的手上,就是孫堅。也有說法說孫堅主要靠的是團隊力量,若是一對一孫堅不一定能打過呂布,當然這個說法也沒有真實數據支撐。而且孫堅應該是有一定能力的,如果真的那麼不堪,怎麼會有勇氣多次兵逼呂布?幾乎每次都用極少數的兵馬戰勝了呂布的強兵,因此呂布一直掛免戰牌,避免與孫堅對戰。

但是孫堅命太短了,所以呂布纔有了出頭的機會。一個已經死了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是過去式了,很難引起大家的關注。俗話說人走茶涼,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雖然孫堅有很大可能強於呂布,但是呂布也不是隻有空名而已,他自幼就在馬背上長大,弓箭也玩得很溜,他是五原郡人,那裏在蒙古地區範圍內,所以也是他從小長大的環境,註定了他一身的本領。

歷史資料記錄,呂布有飛將的稱號,與西漢著名將軍李廣有一拼,在小說裏說他身高九尺,換算成米,也有兩米了。他有着魁梧的身姿,再加上從小的鍛鍊,自然也是一號人物了。

說他射箭是一絕,這方面並沒有什麼證據。箭術在那個時候的戰場上是非常關鍵的,而且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敗,兩個人不用面對面,甚至離得五十米遠,也會丟了性命,這還是很恐怖的。

呂布後來帶着自己殘餘的幷州兵馬到了袁紹這邊,當時這邊陣營正受黑山軍的困擾。一直以來袁紹都是以固守的戰略來進行對抗,這就相當於等着對方進攻,一直活在恐懼裏,自然日子不好過,因爲他們也不知道戰役會什麼時候開始。

後來呂布來了,他開始主動進攻,只是帶着自己的幷州兵馬,對黑山軍襲擾,對方沒回過味來,他們就已經消失無蹤了。

黑山軍只是一羣農民軍,他們基本上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戰役,根本就不知道呂布從何而來,又從哪離開,就像是天降神兵。在衆人中傳得也越來越離譜,呂布的威名也就這樣一點一滴出來了。

呂布攪得黑山軍不得安寧,他們的頭領張燕再三思索,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就跟袁紹簽訂了一個條約,彼此相安無事,不侵犯對方。這與招安不同,要說屬於袁紹部也只是名義上的,真正成爲了招安軍,是後來曹操收服的。

正因爲這些勝利和威名,呂布也變得驕縱跋扈,尤其是他手下的士兵,更是不成樣子,欺壓百姓,姦淫婦女,無惡不作,最後袁紹也開始反感呂布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