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會現場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範魚)9月9日報道今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舉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林草局圍繞“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助推建設美麗四川”進行了主題發佈。記者從會上獲悉,四川已實現全省空氣優良天數率84.7%,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同時,成都勇擔“公園城市”首提地重任,已累計建成綠道3005公里。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初見成效

四川空氣優良天數率達84.7%

記者從會上獲悉,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四川取得初步成效。其中,打贏藍天保衛戰被作爲污染防治攻堅的重中之重。初步統計,2018年全省未達標城市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0.6%;全省空氣優良天數率84.7%,同比提高2.6個百分點。

同時,水治理方面,制定出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實施方案,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範工程”。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爲核心,全面推進落實“水十條”各項工作任務,加強流域水環境管理。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編制十大主要河流污染防治規劃,全面啓動24條重點污染小流域整治。推進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全省62家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均已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並安裝在線監控裝置。2018年,四川87個國考斷面中,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達77個,優良率爲88.5%。

推動落實環保督察制度。截至2018年12月,省級環保督察發現的8924個問題,已完成整改8558個,整改完成率95.9%;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信訪件涉及的9070個各類環境問題,已整改完成8778個,整改完成率96.8%;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89項整改任務已整改完成42項,其餘任務均按時序進度推進。

成都市勇擔“公園城市”首提地重任

已累計建成綠道3005公里

2018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府新區時深刻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今日的發佈會介紹,一年多來,四川積極推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省級財政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公園城市和生態綠地建設。

其中,成都市勇擔“公園城市”首提地重任,加快推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專門調整組建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編制《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積極研究起草《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制定公園城市建設示範區管理辦法、申報指引。成都市已累計建成綠道3005公里,開工建設27個公園示範工程;開展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轉化研究,推進公共綠地空間與文體旅商融合,推出夜遊產品和各類綠道文體活動,吸引參與活動人員達520餘萬人。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很好,要取得這樣的成效是需要總體謀劃、久久爲功的”,充分說明了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先行先試取得初步成果。

此外,自貢市、廣安市、遂寧市、樂山市、米易縣等10餘個市、縣也在吸收借鑑成都市的有益經驗,積極推進當地的公園城市建設試點。

四川推進工業綠色發展

工業經濟發展與環保“雙贏”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四川工業不僅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水平也逐漸穩步提升,工業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有效降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努力走出一條工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道路。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顧紅松表示,四川強化污染防治,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以來,全面淘汰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612臺燃煤小鍋爐,並且將力爭到2020年實現縣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動態“清零”。完成全省4299座加油站和儲油庫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加快推進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9家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加快推動剩餘26家企業搬遷改造計劃。加快推進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累計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51家、綠色園區5家、綠色設計產品5種、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家。

據介紹,特別是在“散亂污”企業整治攻堅戰方面,四川省綜合運用“關停取締一批、整合搬遷一批、整改提升一批”等措施,加快實施產業政策整治、無證無照違規生產經營整治、違法用地整治、環境污染整治、違法建設整治、安全生產整治等六大專項整治行動。截至2019年6月底,全省累計排查“散亂污”企業32420戶,完成整治31739戶,完成率97.9%;成都平原8市累計排查“散亂污”企業26836戶,完成整治26583戶,完成率99.0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