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開始,李嘉誠在中國大舉拋售資產,從北上廣深大樓,到香港中環中心,這些年,李家至少轉移數千億資產到歐美投資。1985年,怡和集團財務危機時,李嘉誠又以29.05億元收購其旗下電力供應商香港電燈,李家從此掌控了香港供電,堪稱神來之筆。

沒有四大家族的香港,或許纔有未來。

這段時間,無數人在追問,香港迴歸後局面最嚴峻之刻,全港英雄李嘉誠去哪了?

現在他出來了。今早,香港多家媒體刊登同一條反暴力廣告:左書“愛自由 愛包容 愛法治”,右書“愛中國 愛香港 愛自己”,號召“以愛之義,止息憤怒”,署名一個香港市民 李嘉誠。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廣告一出,萬衆稱讚,超人終於出面抵制了!但果真如此嗎?

你們沒看到的是,昨天港獨頭目羅冠聰發聲,稱已抵達美國,準備去耶魯進修。人在美國,他還不忘鼓吹香港廢青繼續遊行。

苦守香港的廢青們,頓時炸鍋。前幾天還號召9月罷課,現在就去耶魯開學了?香港機場被堵得水泄不通,你又是如何突破重圍,飛行15小時順利抵美的?

顯然,廢青們是被利用了!他們在前面賣命鬧事,羅冠聰卻趁機換取名校學位。

立秋之後,廢青們終將走向末日。那時,你是炮灰去坐牢,他是頭目去耶魯,何其諷刺,何其悲哀?人性的深不見底,被羅冠聰們發揮的淋漓盡致。

但這些人的逃跑,不過是李嘉誠等鉅富的墊腳石。

頭目跑了,所謂的廢青組織名存實亡,這場騷亂大局已定。此時,李超人不偏不倚,跳出來反對暴力,而且單從廣告字面,沒人能讀懂他的立場,這不是左右逢源、兩不得罪是什麼?作爲91歲的超級紅頂商人,善於審時度勢,計算利益,這沒錯。

但他把自我利益最大化時,卻忽略了身後,陷入巨大貧富差距,民衆毫無立錐之地的香港!

2013年,李嘉誠以310億美元(約2180億元)財富登頂全球華人首富,超人神話萬衆仰望。

同年,李家旗下港口公司發生罷工,工人們在長實總部外拉起橫幅,上書“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剝削工人發財。養起李嘉誠,養不了家庭。”

這場持續40天、二戰後香港最長的罷工,訴求只是反對剝削、改善待遇。帶頭的工人表示,“他只是善於賺錢”,表達了對李嘉誠的厭惡。

從超人,香港夢的代表,到被厭惡,李嘉誠變了,港人也變了。李家的財富越變越多,港人的生活卻越變越困難。

這些年,全球最高的房價,讓香港市民幾乎失去爲人尊嚴。人均住房面積不斷被壓縮,14平米、4平米、甚至一個鐵籠,便是他們安身之所。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除了樓市,他們還控制着香港供電、煤氣、通信、零售、交通和港口。可以說,四大家族掌控了這700多萬人的生老病死。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其中,壟斷香港電力、零售、港口的李家,更是港人又愛又恨的存在。他們羨慕並追求李嘉誠的財富神話,同時被豪門壓得難以喘息。

香港一篇學生作文《李家的城》寫到:香港,李嘉誠,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鉅,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爲打工仔遮風避雨,使香港免受風雨侵襲。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這就是誠哥的偉大。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言語之外,盡是諷刺。事實如此,當四大家族富可敵國時,你讓住在籠裏,掙扎在貧困線上的港人,如何能抵消這巨大的心理落差?

對此,李嘉誠有過回應:

“在職業上,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如果不能做一個成功的商人,那我的職業是失敗的,人生也是殘缺的。不賺錢的商人不是好商人,也沒有資本利潤去做善事。

香港需要尋找未來,大陸需要尋找未來,大中華區需要尋找未來,全世界都需要尋找未來,但是我需要尋找的只是利潤。對我來說,誰是趨勢、誰利潤更大才是我要考慮的,而不是空洞的政治考量和虛假的道德說教。

不要試圖讓商人去承擔國家的政治責任,也不要試圖用政治去影響商人的經營理念。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商業的歸商業,政治的歸政治。我就是一個商人,會去努力理解政治,但是我絕不僭越政治,那是政治家們的事情。”

李嘉誠確實只求利潤,他有八字鐵律:少出風頭、不談政治。但不出風頭的李家,每次都踩在最強風口,長和帝國所有的商業收購,更是和政治密切相關。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上世紀60年代開始,李嘉誠屢次抄底香港。70年代後期,改革開放浪潮中,英資在港信心動搖。

1979年,李嘉誠通過長江實業從滙豐銀行手中買下和記黃埔22.4%股權,1980年底增至41.7%。成功控制和記黃埔,賺得盆滿鉢滿。

1985年,怡和集團財務危機時,李嘉誠又以29.05億元收購其旗下電力供應商香港電燈,李家從此掌控了香港供電,堪稱神來之筆。

1986年,李嘉誠以32億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石油公司一半股權,1992年再次出手,最終完全控制赫斯基能源,被人豔羨。

2000年後,李嘉誠再次踩準大陸樓市黃金十年,掘金無數。賺完錢,剩下的就是拋了。

2013年開始,李嘉誠在中國大舉拋售資產,從北上廣深大樓,到香港中環中心,這些年,李家至少轉移數千億資產到歐美投資。

其中,僅在英國投資總資產便高達3000多億港元,被戲稱買下英國。

在中國賺完錢,轉身就投資歐美,喫相爲何如此難看?李家回覆,全球經濟惡化,爲了避險,也是爲了尋求商業機會。

簡單說還是那句話,只求利潤!

所謂首富心,海底針。

李嘉誠的訊息比誰都快。他曾說,早上5點59分鬧鈴響了一定起牀,聽新聞、打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團隊會把當天全球新聞精煉出來,供其瀏覽。晚飯後,他還要看英文電視,邊看邊跟着說,怕落伍。以前,他喜歡看紙質版新聞,現在用ipad、iPhone。

即便如今退休了,也不可能不知,香港空前嚴峻的局面。但他硬是等香港騷亂60多天,大局已定後,纔出來發聲,或許這也是一種“只求利潤”。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李家資產雖然轉移海外不少,但畢竟離不開香港,離不開中國。如果早早爲港府、警隊發聲,反對騷亂,廢青們反過來抵制李家怎麼辦。如果不發聲,香港和大陸的輿論壓力,又如何解決?

如今廢青大勢已去,李嘉誠精準發聲,兩不得罪,正如他所言,誰是趨勢,誰利潤最大,纔是要考慮的。

華爲遇難時,任正非曾說我們不能綁架民族情緒。至於李家,更談不上什麼民族了,他們早已先後移民加拿大。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但生在中國,長在中國,靠中國發財,香港遭遇危機時卻保持沉默,只求利潤,未免太過“精明”。難道香港陷入金錢至上,就能有未來?

今天,除了反暴力廣告,李嘉誠還發了一條“黃臺之瓜,何堪再摘”。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所謂黃臺之瓜,指當年武則天專權,太子李賢在3個兄弟被殘害後,寫下的控訴。

李嘉誠口中的“何堪再摘”,到底是不忍香港屢遭騷亂,還是有別的寓意,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對香港人而言,高不可攀的房價,纔是切膚之痛。

李嘉誠終於發聲,一切卻太晚了

相關文章